北京铁角蕨的故事
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体的“阳光植物志”,即可订阅。原创心血,欢迎转发。 文图 最好的阳光 “虽然叫北京铁角蕨,并一定只在北京有。”这是昨天的标题。大概是因为最近头绪多,眼瘸了似的,居然漏了一个关键的“不”。检查的时候看了几遍都是脑补“不”字,竟也没看出来,于是删掉了推文。可见有时候,自己心里明明知道有个no,写出来的却是yes。但也真的很暖心,特别特别感谢那些给我指出错误的读者诸君。作为一个坚持日更(找虐)的植物公号,有时候难免也会寻求意义。前天一个读者留言:“作为一名社恐,70后社恐大叔真的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眼看着楼下空地被人占据变成一块儿块儿菜畦,却始终不敢出去种菜种花,怕碰上邻居打招呼。还是在家看着吧,天天看手机上的《阳光植树志》,偶尔也看砖缝里冒出的一株地黄。”虽然写成了植树志,但我知道他说的是“阳光植物志”。我想,就像砖缝里冒出来的一株地黄,能给别人的生活带来一丝阳光,这就是意义啊!正是有你们的温暖陪伴,才让我有了坚持的动力。欢迎你们多留言啊,阳光也需要阳光啊,嘿嘿。好了,这就是围绕北京铁角蕨的故事。有了这些花絮,应该会让大家更记住它的,一只可爱的蕨。北京铁角蕨的模式标本产地是北京,所以我也是在京郊见到的它。 小只的铁角,雨后,闪着及金属的光。 正好北京铁角蕨同几天前聊过的银粉背蕨(银粉背蕨有漂亮的背影。)长在一起,可见生境相同。 下面的是银粉背蕨 本来银粉背蕨就不大,北京铁角蕨和它一比,就更小了。观感上,更碎更紧凑。 北京铁角蕨的叶片披针形,簇生,叶柄淡绿色。这一点和上图旁边红棕色的线形对比很明显,那就是银粉背蕨的叶柄。 如果单独见没对比呢,还是要好好看看北京铁角蕨的样子。 北京铁角蕨的叶子二至三回羽状,小羽片数量多,叶轴两侧还有连续的线状狭翅。 叶脉两面都挺明显,上面隆起,小脉扇状分枝。顺着小脉的指向,就能看到羽片顶端的尖牙齿。 放大了以后,我感觉像伸平的小爪子,刚涂完了指甲油,说,你看,亮吗? 囊群盖灰白色,膜质,全缘,宿存 孢子囊群也在叶背,拍了两张,上面那个刚发育,下面这个成熟了。 孢子囊成熟以后是深棕色的,排列不太整齐地铺满小羽片下面,有点密恐。 孢子囊群条形 虽然叫北京铁角蕨,并不一定只在北京有。华北、西北、华中、华南、西南,全国基本都有分布。也就是说,只要你想观察,几乎都能遇到。 整体气质呢,植株低矮,叶片厚草质。如果不上手摸,用看的,与薄的也有差。 (北京铁角蕨,Aspleniumpekinense,铁角蕨科铁角蕨属多年生草本) 此际秋花 谁不想打造一个专属的植物花园,治愈自己呢 阳光文末送书。 银粉背蕨有漂亮的背影。 角蒿、松蒿与地黄,今天的主角是松蒿。 我香囊里的苍术长这样。 兰亭的鳢肠。 中华秋海棠,一丛浅淡一丛浓。 野韭,家韭,看气质有差吗? 雾灵韭,韭类颜值天花板。 长梗韭的小味道。 一菵飞烟空。 三个铁线莲。 有一种红,叫地榆红。 如果葎草是隐秘的锋芒,那蝎子草就是明晃晃的凶猛了。 竹叶子,一点不像竹子叶。 露草色的蝴蝶,鸭跖草的姿态。 一眼瞥见传说中的绵枣儿。 山野葎草。 乖乖的芹叶铁线莲,也叫断肠草。 最好的阳光您看得到,我的用心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zhicaoa.com/ytcyz/11954.html
- 上一篇文章: 秘方来了我家祖传四代的奇效良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