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把美变成需要,把需要变成美

收过了红薯的园子,一下子安静了不少,这种安静是属于眼睛的:那些越过花坛边界恣意生长的枝蔓都是善意的冒犯。特地为几只红薯留了一截藤条,挂在屋檐下和风铃并肩,守着一角天空。

竹子脚下随意生长的鸭跖草要反客为主了。这种野草才霸道,落地生根,先前觉得好看的紫色草花如今看去,也不稀罕了——它太不识恭敬,采摘几朵插瓶,刚离开枝头,就萎靡下去。像扯着脖颈一般将鸭跖草从竹林里薅出来,只觉得快意淋漓。又给眼睛制造了一方清净之地。

原本打算在楼上茶室喝下午茶,西窗透着白兰花叶,看得不真切,有朦胧的静美。可是,刚烧好开水,就被屋内的燥热轰出来了。搬了高桌高凳,坐在露天地,日光若隐若现,时有清风徐来,到底清凉许多。实在无法想象,节气已近寒露,犹是短衫短裤的夏装打扮。我们静静地喝茶,柿子树的枯叶从眼前划过,落地时候的响声好像拨弄了一下心弦。

只有渐渐透亮的篱笆墙,还有残朱剩粉的木槿,更有秋天的气象。除好鸭跖草,发觉裤脚湿了一片——是露水呀,秋意浓淡,植物们最先知道。从白露的露,到寒露的露,从湿意上来说,重了不少。再想起那句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此时心底存了一个疑问——白露成了霜,岂不是在说霜降?寒露过后的下一个节气,就是霜降。总之,说的是深秋。眼下的江南,离深秋还隔着几场秋雨。

早起,赶地铁上班,天色才蒙蒙亮。透过窗口望出去,稀疏几点灯光。几站地铁坐过去,日光满窗。不喜欢下雨的工作日,让晴和的秋光再送上一程——让枝头最后的果实饱满,再给两天南方的好天气,催它们成熟,把甘甜压进浓酒。每年秋深,都在心底默念里尔克的《秋日》。

“仔细观察,记下你所看到的一切,设法把美变成需要,把需要变成美。”写下这段摘抄,继续做一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zhicaoa.com/ytcyz/11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