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大豆田除草剂的主要特点影响及影响苗后
大豆田化学除草有两种方法 苗前除草:土壤墒情好时,可以在大豆播种后拱土前进行封闭处理。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毫升,或90%禾耐斯~毫升加70%赛克津可湿性粉剂20~40克,或加噻吩磺隆2~3克,或加75%宝收干悬浮剂2克,或加48%广灭灵乳油50~毫升,或加72%的2,4D丁酯65~毫升,兑水30千克进行土壤喷雾。 苗后除草:出苗后在大豆1~3片复叶、杂草2~5叶期进行防除。防除禾本科杂草,每亩用5%精喹禾灵乳油60~毫升,或用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50~65毫升,或用10.8%高效吡氟氯禾灵乳油30毫升,或用6.9%威霸浓乳剂50~60毫升,或用12.5%拿扑净乳油80~毫升,对水20~30千克喷雾。防除阔叶杂草,每亩用25%虎威、龙威、氟磺胺草醚等水剂4~6毫升,或用44%克莠灵水剂8毫升,或用24%杂草焚水剂4~6毫升,兑水2千克喷雾。 注:何为大豆复叶,就是一个叶柄上有三片叶子算一个复叶,大豆在达到三片这样的复叶叫三复叶期!大豆上除草剂的使用时间也很重要大雨后或者露水较多时不能打除草剂。 用好大豆除草剂要注意以下几点: (1)药剂喷洒要均匀。坚持标准作业,喷洒均匀,不重,不漏。 (2)整地质量要好,土壤要平细。 (3)混土要彻底。混土的时间与深度,应根据除草剂的种类而定。 (4)把安全性放在首位,选择安全性好的除草剂及混配配方。 (5)根据杂草种类选择除草剂和合适的混用配方。 (6)根据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pH和自然条件选择除草剂。 (7)选择了除草剂还必须选择好的喷洒机械,配合好的施药技术。 (8)要采用两种以上的混合除草剂,同一地块不同年份间除草剂的配方要有所改变。 影响大豆田苗后除草药效的因素有哪些? 大豆田苗后除草都是采用茎叶处理方式,一般土壤条件对药效影响不大,但施药时的温度、湿度、风速等气候条件对药效影响却非常大。 1、温度: 施药时温度过高,一是杂草气孔关闭,影响对药剂的吸收,另外药剂挥发快,叶片来不及吸收药剂,造成有效成分的损失,从而影响药效。 二是大豆对触杀型除草剂如氟磺胺草醚、三氟羧草醚、乙羧氟草醚等药剂的吸收快,易产生药害。施药时温度过低,大豆自身新陈代谢缓慢,对除草剂的降解能力差,也容易产生药害。施用茎叶处理除草剂适宜的温度是15-25℃,低于13℃,高于28℃不宜施药。 2、空气相对湿度: 在长期干旱条件下,杂草叶片气孔关闭,蜡质层增厚,影响药剂吸收,从而降低除草效果。施用茎叶处理除草剂,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5%就会影响药效。 3、风速: 风速过大会造成雾滴飘移、喷雾不匀,影响药效或造成药害,喷药时要求风速在每秒4米以下。 应在下午3时之后至上午10时之前喷药,晚间喷药最适宜。 大豆田苗后除草的施药时期 大豆苗后除草一般都用防除禾本科杂草的药剂和防除阔叶杂草的药剂混配,以扩大杀草谱。 防除禾本科杂草药剂多为高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对大豆较安全,施药时期对药效影响较大。除阔剂多为触杀型除草剂,大豆不同生育期对药剂敏感程度不同,除影响药效外,还涉及到对大豆的安全性。 一般在大豆子叶期(两片豆瓣刚出土期)不能用药(异噁草松除外); 大豆一片复叶期可选用异噁草松、灭草松、氟磺胺草醚; 大豆两片复叶期可选用异噁草松、氟磺胺草醚、灭草松、三氟羧草醚、乙羧氟草醚等药剂。 一般施药时期均不能晚于大豆3片复叶期,特别是如果在大豆2片复叶期后使用三氟羧草醚,大豆叶片接触药剂面积大且对药剂的抗性减弱,会加重药害,造成生育期拖后,贪青、晚熟。 苗后除草剂最佳施药时期在稗草3-5叶期、阔叶杂草2-4叶期(一般株高5厘米左右),防除鸭跖草必须在3叶前,3叶后已难防除。 施药过早,杂草出苗不齐,后出杂草接触不到药剂不能被杀死; 施药过晚,大豆的抗性减弱,杂草抗性增强,防除难度增大,需增加用药量,既增加了成本,又容易造成药害。 大豆要等有三个复叶的时候才能打除草剂,何为三个复叶,就是一个叶柄上有三片叶子算一个复叶,大豆在达到三篇这样的复叶的时候才可以使用除草剂!大豆上除草剂的使用时间也很重要,现在进入雨季,大雨后或者露水较多时不能打除草剂。 最后,大豆除草剂出现烧叶属于正常现象,一般不会影响产量。 (文章来源:百家号) 科赛基农,创造轻松生活!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zhicaoa.com/ytcyz/2627.html
- 上一篇文章: 花生除草剂使用注意事项
- 下一篇文章: 大豆田苗后专用除草剂隆重推出新配方双联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