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丨春雷乍动,快动起来养生吧
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 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 ——《惊蛰》长卿 惊 ● 蛰 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3月5日~7日为二十四节气当中的惊蛰时节。惊蛰时节是养生保健好时节,这主要是因为惊蛰时节动物开始苏醒,植物也开始生发,气温回升,万物复苏,而人体阳气上升,正是滋养身体的好时节。 惊蛰节气养肝先行 肝属木与春相应,春季肝火过旺,会损伤肝脏,因此一定要注意养肝护肝。饮食应清温平淡,并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 惊蛰的饮食原则是保阴潜阳,可以适当选用一些补品,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一般应选服具有调血补气、健脾补肾、养肺补脑的补品。像鹌鹑汤、白木耳煮麻雀、清补菜鸭、枸杞银耳羹、荸荠萝卜汁、枸杞蛇肉汤等。 惊蛰节气吃点什么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等。 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春笋、菠菜、芹菜等都是首选。此外,也可以多吃些能升发阳气的食物和蔬菜,如韭菜、菠菜、芥菜等。 从习俗中学习养生 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遍熏家中居室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驱赶霉运的习惯,与“打小人”的巫仪有异曲同工之妙。 艾草,不仅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也作用于人。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 《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 利用艾灸的双向调节,可以帮助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使身体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当机体的元阳充盛,整体调节能力就会明显提高,人自然就精力充沛。下面就给大家推荐一些穴位,以便艾灸之用。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对太冲穴进行艾灸有燥湿生风,降压平肝,清利头目,缓解情绪的作用。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对足三里穴进行艾灸有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的作用。 行间穴 行间穴位于足背侧,大拇趾、二趾合缝后方赤白肉分界处凹陷中,稍微靠大拇趾边缘。对行间穴进行艾灸有生风化火,疏肝泄热,清肝泻热,凉血安神的作用。 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对肾俞穴进行艾灸有外散肾脏之热,壮腰健肾、温肾阳、滋肾阴的作用。 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对涌泉穴进行艾灸有散热生气,固精融血,康健延寿的作用。 喜欢,别忘北京治白癜风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zhicaoa.com/ytczy/4477.html
- 上一篇文章: 请你参观怀集县19个乡镇代表花卉示范图
- 下一篇文章: 鸳鸯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