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父亲学稼悟道
父亲是种稻的好把式。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父亲深谙此道。每当秧苗分孽发棵到一定程度时,父亲就抢抓晴好天气,果断放水晒田。将稻田晒干,晒硬实。他说,这节骨眼上,千万不能有半点含糊。 每逢节假日,要晒田了,我就戴着草帽卷起裤腿哼着歌儿,尾随父亲下了田,一道品味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干嘛要嗮田呢?我好奇地问父亲。父亲扫了我一眼说,益处可多着呢,能让秧苗脚踏实地,深扎根,促进根系发达,充分地吸收水分和养料。还能壮杆,防倒伏,增加千粒重,从而获得高产。父亲一套一套的,像个种稻专家。原来,种稻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我不由得打心眼里佩服起父亲来。 父亲聊过晒田,又聊起我的学业和成长来。他说,做功课和种稻谷,其实是一码事,一个学子好比一棵苗,秧田晒得实在,秧苗脚踏实地,就高产。你学习也是这样,也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 那年月,不兴除草剂,兴扒转蔸。经年劳作,农人一双手磨砺得像钉耙,比除草剂还管用。 说到扒转蔸,这活儿又笨又累。就是将五指奓开,扎进泥巴里,在秧棵周围转来转去,使劲地抓挠,寸土不落,面面俱到,虽费工又费时,但效果显著。 那稻田里的草,就像农人眼里的沙子,非要连根拔不可,野草名堂多,生长快,鸭舌头、三棱子什么的,还有那地毯般的茸毛毡,就只能用双手来对付了。父亲说,你做功课如种稻如绣花,要细心,有耐心,肯吃苦。学知识,更要一丝不苟,心里不能长草,不能打野,作业要干净整洁。 父亲说着,突然眼睛一亮,够起身,像警察人堆里抓小偷一样,从火把粗的秧棵里揪出一根稗草来。稗和秧有什么区别呢?父亲告诉我,秧的颜色深,稗的颜色淡,秧身扁,毛茸茸的,看上去很粗糙,外表不中看。叶面朝下,很低调的样子。而稗就不同了,它身杆园滑,光溜溜的,叶片朝上,趾高气扬。华而不实,中看不中用。这作派,明眼人一瞄,稗草无疑,立马毫不留情,斩草除根。 父亲说,人切不可像稗草一样,圆滑傲慢。飘飘然,不踏实。到头来一把秕壳,危害人类社会。你要学落花生,外表不好看,却有用,做一个对社会作贡献的人。 来源:仙桃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zhicaoa.com/ytcjg/8434.html
- 上一篇文章: 撒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