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的鳢肠
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体的“阳光植物志”,即可订阅。原创心血,欢迎转发。 文图 最好的阳光 今年初秋,我在京城遇到了鳢肠。 就是图上这个小菊科。开着丝丝白花,大不盈寸,和一个纽扣似的。不蹲下来,绝对发现不了它。 去年深秋,与朋友一起在绍兴兰亭闲逛,她看风景,我寻植物。 兰亭中有处茶室,还有陶艺体验项目,几个残器,觉得挺有味。 友人在和茶室主人聊天,我就在庭园里顺着黄瓜菜、一年蓬、通泉草一路看过来,找到了鳢肠。 鳢肠这个名字也是够怪的。 《唐本草》最早记录了它,鳢,“lǐ”,黑鱼、乌鳢。《本草纲目》中也说:“鳢,乌鱼也,其肠亦乌。此草柔茎,断之有墨汁出,故名。俗称墨菜是也。” 把鳢肠的茎或叶折断,甚至网上有很多视频,搓揉大量的茎叶,一会儿就能流出黑色汁液,所以它的俗名叫墨汁草。据说,汁液能够染发。 简单理解,就是像能流出黑汁的乌鱼肠子。 明明是白花,确是墨菜。 叶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或波状 鳢肠茎红,叶长,对生。茎与叶上都有毛,还是糙毛,所以手感挺硬。 总苞绿色,两层,球状钟形,内层短于外层 作为菊科,它小小的头状花序白色,开花后,花心有淡淡的黄。外围的两层舌状花是雌花,中央的管状花是两性花。 整体的质感特别像小人国里的白色向日葵,尤其是当它结出瘦果的时候。 白花右上角那个就是瘦果。 现在是绿色,过一久就变成黑褐色,和向日葵结满瓜子的花盘差不多一模一样。特别好玩的一点就是它的果实还有两种。 边上雌花结出的瘦果是三棱形,中部两性花的瘦果呈现扁四棱形,感兴趣的又有的观察了。 李时珍还记载了它另一个名字——墨旱莲。得名因为“细实颇如莲房状,故得莲名。” 小果盘也是挺像莲蓬头的。 如今,有时候还能在中药房里发现鳢肠。只不过,小抽屉上写的是“墨旱莲”。 鳢肠记自《唐本草》,《兰亭序》比它还早。观察完了鳢肠,就可以愉快地欣赏《兰亭集序》中的二十个“之”了。 (鳢肠,Ecliptaprostrata,菊科鳢肠属一年生草本) 此际秋花 四季海棠。 中华秋海棠,一丛浅淡一丛浓。 野韭,家韭,看气质有差吗? 雾灵韭,韭类颜值天花板。 长梗韭的小味道。 一菵飞烟空。 三个铁线莲。 有一种红,叫地榆红。 如果葎草是隐秘的锋芒,那蝎子草就是明晃晃的凶猛了。 竹叶子,一点不像竹子叶。 露草色的蝴蝶,鸭跖草的姿态。 一眼瞥见传说中的绵枣儿。 山野葎草。 乖乖的芹叶铁线莲,也叫断肠草。 最好的阳光您看得到,我的用心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zhicaoa.com/ytcjg/12035.html
- 上一篇文章: 首都文学期福建作家卢如昌行
- 下一篇文章: 到田野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