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燕rdquo语呢喃
“青山不改,诗心永驻”,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在这个春节又如约而至。如果用一个字形容本届诗词大会,那想必是“变”字——除了赞助商的更替,秉承着赛制创新的优良传统,本届诗词大会对往届的比赛项目作了大刀阔斧的精简与重新整合,力图进一步凸显诗词大会贴近生活、“与众乐乐”的本质特征,打造面向广大观众的诗词文化盛宴。在题目整体难度大幅降低的背景下,笔者希望对某些错误率较高和较为重要的题目作进一步阐释,深入剖析诗词的写作特点与精神内涵,以期对节目内容的理解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本文将重点聚焦第一场比赛的相关内容。 1.“曲项向天歌”的“曲”字应当如何发音?(正确答案:qū错误率28%) 没有想到,这道题竟然是第一场错误率最高的题……笔者不仅对本场比赛的整体难度感到些许无奈,也为这道题的错误率之高而咋舌。这道题本身并没有太多需要阐释的地方,“曲”在这里意为“弯曲”,因此必然读一声。有趣的是,嘉宾认为这道题的错误率仍然在意料之中(逃)。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杜鹃”是指杜鹃花还是杜鹃鸟?(正确答案:杜鹃鸟错误率16%) 这道题目实际上考察了望帝杜宇的传说。杜宇是古蜀国首位称帝的君主,他率领百姓迁都郫邑(今成都市郫都区),节用爱民、勤政务本,因此深受蜀人拥戴。传说他死后,其精魄因为眷恋黎庶而化身为鸟,昼夜啼鸣,其声甚为悲切,因此蜀人称这种鸟为“杜鹃”以示怀念。至今,郫都区依然建有祭祀望帝和他的后继者丛帝的祠庙——望丛祠。 而杜鹃花的得名,则是在杜鹃鸟的传说上发展而来的。传说杜鹃鸟昼夜悲啼以致咯血,它的血液染红了遍山的花朵,因此被称为“杜鹃花”。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作出判断了。笔者在这里还要给出一首并不知名的诗,这首诗中包含了诗中出现子规时所有可能的情感内涵: 子规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3.从九个字中识别一句五言诗。(正确答案:远看山有色选手答对) 这一季的二人对战题目明显强调题目内容的类似性,笔者认为这是命题组控制难度、突出主题的一种措施。实际上,这种姊妹题将往届九选五的干扰项独立了出来,单独出成了一道题目,从而变相降低了难度。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出自王维的《画》,而它的姊妹题答案为“山色有无中”,同样出自王维之手(《汉江临泛》一诗的颔联)。 说到“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这两句作为颔联生动形象地展开了一幅汉江绵延千里、风景绝佳的特点,而且没有过多的文字藻饰,可以说是清新淡雅而意境深远的名句了。欧阳修就非常钟爱这两句,甚至在《朝中措》里直接引用了它们——“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4.结合煎堆的形象,用两句诗词描绘千家万户的团圆生活。(蓝方胜) 这一季推出了全新的非选择题,评分标准是“云上千人团”的打分。笔者认为,这种题目的出现本质上还是对灵活运用诗词的能力和反应力的考察,而且必然会决出胜负,相对而言难度偏大。 对于本题,首先需要做一个设问上的转化:煎堆的形象、团圆的情感和什么意象最为契合?不难想到,中秋节与明月是最佳的选择。那么,我们只需要考虑描写中秋节、写到了月亮、含有期盼团圆之情的诗句就可以了。红方给出的诗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蓝方给出的诗句则是王守仁的“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相较之下前者写的是虚的愿望,而非实的团圆景象,且没有提到“月亮”的意象;而后者则将各种要素都包含齐备了,因此后者更胜一筹。 5.下列哪联诗句预言了孙悟空被菩提祖师打手心之后发生的事情?(选手答对错误率20%) A.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B.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十九》) C.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本题实际上考察的是对《西游记》部分情节的理解,这种出题方法还颇具趣味性。当然这道题难度也并不高,倒是A、B两个选项的诗句可备一说。 B选项的诗句大概写于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可以说是李白为数不多的揭露现实残酷的诗篇。这首诗的前十二句都在叙写作者自身恍兮惚兮登上华山寻仙的过程,但到了最后四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其意境便急转直下,充分体现了叛军凶残嗜杀的可怖形象,也体现了作者本人对国事日蹙的惋惜遗憾和对叛臣贼子的憎恶痛恨。读到这里,我们不难明白,前文所写的“寻仙”,不过是赐金放还之后苦闷无聊的生活写照,而非真正超凡脱俗的绝尘之思。 A选项的出处题目很长,全诗内容也足足有八百三十字之多,是李白写过的最长的一首诗。这首诗实际上是李白一生的写照,从少年时的好道好侠,写到玄宗一朝不为所用的牢骚无奈,再到安史之乱时的生灵涂炭、长流夜郎、喜迎大赦,最后收束到壮心不已的慷慨豪迈,内容极为丰富广博,真堪称闳中肆外的大制作。可以说,真正读懂了这首诗,就算是读懂了李白的一生。 有趣的是,杜甫也有过类似的自传诗《壮游》《昔游》,它们详细的梳理总结了老杜从幼年学诗起,历叙漫游齐、赵,洛阳失第,长安十年,经安、史之乱到滞留巴蜀的生活。不能不说,这也是唐代诗坛双雄在创作上的一次奇妙巧合。 6.下列诗词中描绘的建筑,哪一项是嫦娥所居?(选手答对错误率21%) A.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B.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李商隐《瑶池》) C.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这道题用排除法也不难选出正确答案是C,下面我们就重点讲解一下这阙词。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辛弃疾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辛弃疾的词,向来以风格多元、大量用典著称。这首词就以天问体的形式展开,每一句均为问句,而且所提的问题颇为新颖。从内容上看,“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前人写月,多思乡、怀人、吊古之情,此词抛开这一切,将有关月亮的深沉的富有哲理性的思考和神话传说,融汇交织成一幅深邃而美丽的神奇画卷,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特别是“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一句,已经隐约触碰到了月球绕地运动的科学事实,以至于王国维也不禁赞叹道“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作者在发问中,将神话传说中的嫦娥、玉兔、蟾蜍、广寒宫等巧妙地编织进去,忽而天上,忽而海中,忽而人间,忽而月宫,创造了丰富绚烂、神奇多姿的浪漫主义艺术形象,使人在对神秘宇宙的探索思考中,同时得到了美的艺术享受,不失为一篇咏月、送月佳制。 (未完待续……) ↑扫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zhicaoa.com/ytccd/9143.html
- 上一篇文章: 国风雅苑格律精选第二百五十五期
- 下一篇文章: 墨林逐韵第44期群英雅集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