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包草与鸭跖草相似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饭包草,这款与鸭跖草极为相似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南京中山植物园的秋日午后显得分外引人注目。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在于花朵的形状与色彩,然而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饭包草的花朵略显小巧,三枚花瓣均为深邃的蓝色,而鸭跖草则以两枚蓝色花瓣配以一枚透明白色的瓣片为特色。此外,饭包草的花丝呈现为清新的蓝色,与鸭跖草常见的洁白花丝形成鲜明对比。掌握了这些细微的差异,你便能轻松地将这两种植物区分开来。饭包草,这款鸭跖草科鸭跖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南京中山植物园的秋日午后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它的茎大部分呈匍匐状态,节上生有根,上部及分枝则上升,长度可达70cm,并覆盖着疏柔毛。叶片具有明显的叶柄,呈卵形,尺寸在37cm长,55cm宽,顶端或钝或急尖,近无毛,而叶鞘口沿则长有疏而长的睫毛。 饭包草的花期跨越7月至10月。其总苞片呈现漏斗状,与叶片对生,常有几个聚集在枝顶,下部边缘合生,长度为mm,被疏毛,顶端或短急尖或钝,柄极短。花序下方的枝条具有细长梗,上面有一至三朵不孕的花伸出佛焰苞,而上方枝条则有多朵花结实,不伸出佛焰苞。萼片为膜质披针形,长度2mm,无毛。花瓣呈蓝色圆形,尺寸在35mm之间,内面两枚花瓣还具有长爪。 进入11月至12月的果期后,饭包草结出椭圆状的蒴果,长度4~6mm,包含三室。其中腹面两室每室含有两颗种子并开裂,而后室则仅有一颗种子或无种子并不裂。种子尺寸近2mm,表面多皱并具有不规则网纹,颜色为黑色。饭包草,这款在南京中山植物园中展现独特魅力的植物,不仅因其别具一格的形态而引人注目,更因其广泛的生态和药用价值而备受推崇。其学名为鸭跖草属的多年生草本,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西北、华北及华南等地区,甚至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也能见到其身影。它偏好高温且潮湿的环境,耐阴性强,能够在阴湿地或林下潮湿处茁壮成长。 饭包草的叶片细长,形似竹叶,而其花朵则色彩艳丽,极具观赏价值。无论是作为园林湿生绿化的材料,还是作为盆栽观赏之用,它都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全草都可以入药,具有利湿消肿、清热解毒的显著功效,常被用于治疗赤痢、疔疮以及小便短赤涩痛等病症。此外,它还可以作为食材入菜,只需摘取嫩叶洗净后清炒或凉拌,便能品尝到其带来的清新香气。饭包草(年9月下旬摄于南京中山植物园)回顾历史,古人或许难以区分饭包草与鸭跖草的细微差别。然而,如今我们有机会再次品味那首描绘鸭跖草,即碧蝉花的经典之作,感受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zhicaoa.com/ytczy/14199.html
- 上一篇文章: 竹叶菜别名蓝花竹叶菜蓝花竹叶草鸭跖草
- 下一篇文章: 饭包草与鸭跖草的区别及各自熬水用途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