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现在哪里就诊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564/
卷首语

周忠玉老师的写作型教学设计构思与反思妙在通过学生与紫藤萝对话,学生与作者对话进行学习。从朗读悟情交流分享入手,让学生领悟作者情感及学习本文写法,进而让学生学会抒情散文借物抒情、物我交融的妙处。本文最妙诀的是,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边教阅读,边学写作,效果极佳,值得学习。欢迎走进本期的青春课堂——

《紫藤萝瀑布》写作型教学设计构思与反思

射阳县初级中学周忠玉

《紫藤萝瀑布》是我最喜欢的散文之一,它也可以说是散文中的典范。所以我选择这一篇作为我的公开课教材。

我首先素读教材,认认真真读课文近10遍以后,我决定将这节课设计成写作型课型,并以诵读、写作来帮助达成教学目标。

课前写作题是:我向《紫藤萝瀑布》学写抒情散文。

并将我的课题研究确定为:以文本为例,师生共探抒情散文的写法。

课前预习我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导学生写读后感悟,提供的参考题目是:“我向宗璞学抒情散文的写法”。预习是利用课堂时间,读后感也是在晚自习完成的。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就这样一个比较宏观的题目,学生竟然也写得细致。他们对宗璞的这篇《紫藤萝瀑布》领悟独特,对她的写法分析林林总总有十多条。我利用课余时间仔细研究,针对抒情散文的特点,重点对学生做了如下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点拨,学生受益很大。

首先是悟读分享。朗读课文,交流初读感受。

我组织班级最强朗读阵容,美读这篇令人喜爱的美文,然后让同学们自由说感受。我们八班同学朗读课文那叫一个美啊!读得深情,读得令人沉醉,听课的老师也流露出赞叹的表情。

我让同学们说感受时,有的学生竟然说这篇散文美得让人窒息。妙!点评得真妙!我顺势就引出别人对宗璞的评价:“她以一个知识女性的涵养和一个女性知性的秉持,把散文艺术提升到一个独特的境界、一个更新更高的境界。”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大师的作品,感受她作品中的那一份独特魅力。

第二是共探写法。我首先让学生学会状物,与紫藤萝对话,领悟写法。

宗璞笔下的紫藤萝具有什么特点?她是如何写紫藤萝的呢?引导学生慢慢读,慢慢品,有情有味有着生命美感的藤萝形象就一点点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了。紫藤萝的生命开始牵动着我们师生的魂魄,它在我们面前嚷嚷:我要开花,我要开花。它们在我们眼前蓬勃地绽放绽放;它们像无止尽的瀑布流入了我们的心底。学生在分享和品读的时候,领悟到了不同的写法的妙处。结尾我只是稍作点拨,聪明的学生便立即明朗了起来,欣然地跟着我一起读技法小结。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和活动:

(活动形式:学生动情地朗读、有理有据地分享,此环节以学生为主体。)

(1)我在看到了藤萝,“”,

你看,宗璞写的藤萝,。

我学到了描写景物要。

技法小结:

从整体到局部的有序展开;想象奇妙的感官调动;匠心独运的比喻拟人、精心锤炼的佳妙词语

其间我安排了一段文字,就是将课文中写紫藤萝的文字打乱顺序,让学生体会从整体到局部的有序清晰。这一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他们的综合比较能力,对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还链接了宗璞的《丁香结》和《木槿花》的片段,感受宗璞匠心独运的修辞表达。丰富了课堂,还有效地加深了同学们对宗璞的了解。

第三是与作者宗璞对话。让学生学会抒情散文借物抒情、物我交融的妙处。

让同学们明白我们写作也可以像宗璞一样,写花其实是在写人,写物也可以写哲理。可以更好地借物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和活动:(活动形式:链接背景文字材料,学生朗读,悟写法。突出教师主导地位,但学生必须是主体地位不动摇。)

(1)

宗璞说:“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我在看到了花的不幸,藤萝花;

我在看到了人的不幸,。

我学到了抒情要。

(2)技法小结:直接间接巧妙穿插用;物我交融抒情要真诚;

此环节我主要借助宗璞的个人经历,链接了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体会写抒情散文要巧妙穿插“我”的经历和感受,才能自然地抒情,才能真诚地抒情,才能写出具有独特感悟的生命文字。

第四是与生命对话,分享练笔成果。

我把学生的优秀习作电子稿打印分发给全班同学,让学生浏览,感受几位同学对宗璞《紫藤萝瀑布》这篇美文的独特领悟。学生的潜力真是无穷大,只要你充分信任,只要你胆敢放手,就会出现像我们班这样的优秀同学,她们有的谈感受,感受自然独特。有的像仿写,却写得妙绝!

课堂的结尾,我是学生的诵读收束。我重新组合了宗璞的文字,自编小诗,努力押韵,努力以诗行的形式呈现,再一次让学生体会宗璞散文清新明快的风格。朗朗书声,颇有意境。

好一株盛开的藤萝,她们

花形如瀑、

如大条幅

光彩似迸溅的水花

花朵像帆似舱

花香如梦

一串挨着一串,

一朵接着一朵,

彼此推着挤着,

好不活泼热闹!

它们在笑:“我在开花!”

它们嚷嚷:“我在开花!”

它们在我们的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

流向人的心底

生命的长河啊,是无止境的

(男)我愿做一朵盛开的藤萝花

(女)我也愿做一朵盛开的藤萝花

(合)融入到流动不息、万花灿烂的瀑布中去

加快脚步、

永不停息

永不停息、

加快脚步

第五是写作训练。

最后布置的作业还是练笔,这是写作型课型必须具备的训练。

我的训练内容是:这个春天,我们一直在观察校园,一直在勤奋练笔。请选择你熟悉的事物,如校园里的“小草”、“柳树”、“茶花”、“桃花”、“玉兰花”等,展开联想,写一篇字左右的状物抒情散文。既要具体描绘事物的形象,又要寄寓自己的感情。

我让学生好好地观察校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然后学以致用,将课文中学到的写法运用到写作中去,浓墨重彩,大肆渲染,尽情表达对校园花草树木的热爱。让学生对校园充满情意,让校园的植物也充满生命的美感。

最让我高兴的是八(8)班的谢雨同学写了一篇《紫竹梅赞》,被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周报》主编看中,并已发表。

自我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时间处理上仍然有不够合理的地方,教学的设计仍然有粗糙的地方。可是,我知道我们的学生个个都有所得,个个都学得欣欣然。这一点对我来讲就是最大的满足与欣慰。

(备注:本案例已经公开刊登在年第10期《中学语文》,借此感谢中学语文编辑部编辑的垂青与厚爱!

本课教学设计我要特别感谢王君老师和司艳平老师。备课时除了个人研读文本,还学习了王君老师的《紫藤萝瀑布》教学构思,然后进行了调整,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边教阅读,边学写作,效果不错。把课文当作写作型文本来处理,是本人第一次尝试,在此还要特别感谢语文湿地司艳平老师的悉心帮助,我还借鉴了她的《一面》的教学设计。一叙事,一状物,互为补充,希望能与更多的语文人探讨。)

(一)我向《紫藤萝瀑布》学状物抒情散文的写法(原创)

射阳县初级中学九(8)班韩叶菲

从未想过,会有这样一支妙笔,能够写出这样的文章,字字珠玑,即使是最简单的文字,读起来却也那么的富有韵味,丝丝缕缕的情感就那么自然而然地流露于字里行间。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去,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条幅?紫色的藤萝垂下来,倒真有条幅的意味,多信其有大胆的想法!描写景物看来也需要发散思维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恩,学到了一点弥足珍贵的技巧。

《紫藤萝瀑布》里还有这样一小段话,那么简洁,却又描绘生动。“‘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明明是相差无几的两句话,可读起来,一个是骄傲自豪,一个是喧闹调皮,一种小孩子炫耀的心态,两句话轻而易举地将静态的藤萝写活了,有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要将植物写活了,写的富有人情味,原来不需要太多的笔墨,只需要把它当做人,寥寥几笔反而会显得更加形象,不需要多刻意地去描写。

宗璞在描绘盛开的紫藤萝花时,形象地将花比作张满了的帆,下面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得试什么仙露琼浆?”一个就要绽开似的忍俊不禁的笑容,倒恰好呼应了前面所说的“待放”,可不是?待放?有那么一点儿感觉吧?我也想亲眼瞧瞧那笑容里面是什么呢!

我最喜欢的是第七段,“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它难道真的会在心上流过吗?是不会,可是,如果爱这藤萝爱到极致了,心里也就有了藤萝的痕迹,好像是会有一种流动之感,弄的心里痒痒的。这株美到窒息的藤萝竟悄悄将作者与我置身于一个空灵的境界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读了这段文字,感觉整颗心都沉浸下来了,淡淡的喜悦萦绕心头,不仅在心中感慨:生也好,死也罢,都不如放宽心态,平和地对待人生。

淡了,淡了。

细细读完《紫藤萝瀑布》,心也变得宁静淡然了,它不如我曾经读过的《绣色》那样充斥着浓郁的古韵,却拥有《绣色》没有的一种精致隽永,感情饱满之感,它所描绘的紫藤萝是那么令我着迷,又是那么充满生机,由藤萝想到人生,从中获得了感悟,灵魂得到了洗涤。

我想,我明白我该怎么做了。

(周老师评语:赏美文、析写法、悟人生,可谓字字珠玑。从你的字里行间还读到同龄人少有的成熟与恬淡。)

?(二)我向《紫藤萝瀑布》学写抒情散文(原创)?

射阳县初级中学九(8)班尤洁

我不由得放下了黑笔。

从未见过这么长的题目,只见一行密密麻麻的字,像一队蚂蚁,原来是周老师布置的作文。你看见了吗?“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作者就是这样停下脚步,让我放下了笔,随着作者的步伐,我与作者来到了紫藤萝边。我抬头猛地张大双眼一看,呀,没看见紫藤萝,就看见我的小本子上缺一个重点。原来写漏了,漏了什么——你猜啊。哈哈,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添上几笔。匆匆,你看见了没有。“紫藤萝瀑布”?尤其是“瀑布”二字,像两颗闪闪发光的星星,时刻吸引着你。不得不说,写散文就要像作者一样,题目就能深深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紫藤萝瀑布下。眼前,是深深浅浅的紫,是梦幻的紫,是唯美的紫,不得不说,好一个紫藤萝瀑布!像我一介庸人,虽不懂赞美,但懂得欣赏。作者与我却是恰恰相反,在同一株紫藤萝面前,她既懂欣赏,又懂赞美。“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流动”“欢笑”“像迸溅的水花”这些词句多形象!不得不承认,作者唯美的淡紫色文字,给了我无尽的梦幻。

接着,我又随作者细细的欣赏了紫藤萝,好不活泼热闹!确实,一朵接一朵的花儿,在朝我和作者笑,嚷嚷。写到这里,我又放下了笔,看着作者欣赏紫藤萝,是多么的美好。不由得我又拿起了笔,继续写下去。盛开的花儿是张满的小帆,多么形象又可爱的比喻!作者不愧是作者,散文中不缺上修辞手法的运用,增添了文章的的文学色彩。妙!真妙!妙到好处!咦?作者换了角度,她渐渐靠近紫藤萝,好像要探索花中的秘密,又好像要摘一朵花儿。

可惜,作者没有摘,她没有摘花的习惯。我放下写字的笔静静地看着伫立在树下的作者,原来她已经沉浸在这梦幻的世界里了。我思索着,突然,作者又重新整理了心情,她开始加大笔墨插上抒情了。看到这里,我才领悟,写散文的真谛。散文写的是一种唯美,在美的同时,又不缺乏情感。抒发的感情又不能太过饱满,或是开门见山。想起自己以前写散文,只懂光秃秃的写景或开门见山式的抒情,真是羞愧。现在我要像作者一样,边写美的感受,边写美的感情。要打开心扉,慢慢地,慢慢地,将情感流出去。

此时此刻,我浸在这唯美的文字的光辉中,别的一切都暂时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上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在这淡紫色的文字和淡紫色的唯美中,我不觉又拿起了笔。

(周老师评语:棒!真是棒极了!尤洁同学从尤导到尤主持,到尤编剧,到今天的尤写手,带给我们真是一路惊喜啊!她的散文练笔从结构到语言到立意真是妙极!)

(三)我向《紫藤萝瀑布》学写状物抒情散文(原创)

射阳县初级中学九(8)陈雨彤

我不由惊讶起来!

看完第一遍《紫藤萝瀑布》,这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作者宗璞笔下的紫藤萝,竟漂亮美丽到了如此地步。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点点银光,我不禁想到了漆黑的天空中,若隐若现的那点点星光。像孩子的眼睛,清澈透亮,泛起点点光亮。多么纯洁!多么晶莹剔透!这里还用了比喻,“迸溅的水花”你心中是否也会像我一样,漾起点点丝丝涟漪,漾进作者的世界中。好一幅美丽画卷!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这里作者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藤萝花儿们开放时一个挨着一个,活泼热闹的景象。这颗藤萝树,只是自己默默地生长着,仿佛与世隔绝似的。还有早就蓄势待放,准备在绽开的那一瞬间惊艳四座。等待,只是为了最美的未来。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长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船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这紫藤萝花在作者的笔下形象又丰富起来。瞧,那上面有着深深浅浅的紫,最外面是淡紫,往里面是越来越深。是的,越来越深。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它承载了这一整株藤萝的希望,它拼命吸收养分,汲取营养。我想象中这花骨朵儿颜色是深的快要溢出来了吧?而那盛开的花像极了作者笔下的“小帆”,那鼓鼓的船舱里被装得满满当当,就像是要被“撑开”似的,多么形象的比喻!像孩童的笑脸吧?没错!就像孩童那如花的笑颜。作者看得入迷了,一向不习惯摘花的她竟然也有了想摘一朵的冲动,但是作者忍住了,她不想破坏这“花”的瀑布,她觉得她感受到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仅此,足矣。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般的轻轻笼罩着我”。作者在恍惚间忽又闻到了藤萝散发出的缕缕清香,在作者心里,这香气似乎也变成淡紫色的了,如梦似幻,有种飘飘然要飞上天的感觉。好美!好美!

作者此时此刻完全融入这花的世界,驻足闭目,凝神,倾听,遐想。你是否也像我一样,想去一睹为快。也走进那花的世界,尽情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那一份独特的静谧与美好?

宗璞阿姨,我真的学到了很多,很多……

(周老师评语:纯洁的心灵感悟纯洁,顽强的生命读懂顽强。你的感受总是带着你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独特理解!)

(四)池边柳树(原创)

射阳县初级中学九(8)班王颖

早晨,太阳刚刚露出一丝曙光时,大地已苏醒。像我这样的学生也已经上学了,刚刚准备走行道的我,突然一时兴起,想去后花园走一趟,而实际上我也这么做了,走进花园。我仿佛聆听到了草睡觉的声音,静谧一片。它们仿佛不愿苏醒,相等太阳迈过地平线,用阳光照醒它们,我不想惊扰它们的好觉,静静的走着。

蓦地,停住脚步,看着这棵长在小池边的柳树,我抚摸着它的柳枝,发现上面已有一些小的柳苞,只是还是没有发芽,它们仿佛还不愿脱离这深秋色的大衣,换上绿装,不过仔细观看,那柳枝上的一个小芽苞,不禁笑了,它们正准备着呢!正准备换上新装。

一丝清新又夹杂点寒意的风吹来,我不禁一颤,她的头发也被吹起。看着她那被风吹起的头发,不禁沉闷,眼睛里一阵氤氲,忍不住一颗带有寒意的眼泪滴下。

我问着她:“去年,那个长发飘飘的你在哪里?为何是这样利落又稀疏的短发?”她没有回答只是笑着。我应该明白的,再看看周围的植物,哪一个不是参差不齐,破破零零地,在风中瑟瑟发抖?他们没有了那些枝条,孤零零地,在低声哭泣。

我的思绪回到了去年春天,花儿们竞相开放,柳树也在展示着自己的秀发。一个小孩陪同大人走来,那大人随手扯了三根柳条,给那个小孩,小孩开心的走了,又去开始摘旁边的迎春花,她的家长也拿出手机拍她那摘花时的照片。

小孩无意,可这些大人呢?随意的摘,我看着眼前的你,只剩下稀疏的头发,以前伸手就可触摸到你的枝条,可现在却要踮起脚尖,我看着的你,你却只是笑着流出眼泪,微风将你头发带起,你在说:“没事的,春天不到了嘛,它们会长出来的。”

她的这番话使我愣了一会儿,我终于抹开泪笑了,“是的,会的。”我从中默默地补了一句:你不会再受到伤害了,不会的,不会的……

──写于清晨柳旁

(周老师评语:在晨曦中驻足,只为一棵长在小池边的柳树。穿越时空,再回想去年所见,真是无限憾事。然而,笔锋一转,对柳树对生命又寄予无限希望。构思精巧,蕴含哲理。)

(五)紫竹梅赞(原创)

射阳县初级中学九(8)班谢雨

在阳春三月的烟雨中,我再一次看呆了,再一次为她驻足。

那是一株极其平凡的植物,深紫色的茎蔓奇曲而细长,幽紫色的叶子狭长细小,像极了竹叶,浅紫色的花瓣酷似梅花,沾着点点露水,娇嫩极了。通体,也只有那嫩黄的花蕊不是紫色的。

她却又是不平凡的,温柔而深沉的紫,美丽而醉人的紫,娇嫩而神秘的紫,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这将她的美丽诠释的淋漓尽致。她像个精灵,一个误入绿色尘世而迷失归路,却拥有着不被凡尘所沾染的圣洁的紫色精灵。

那年春天,我看见她由枯黄的残叶重新复苏,嫩嫩的绿,如碧玉般剔透。她的茎蔓愈来愈大,颜色愈来愈深,成了那迷人的紫色。终于有一天,细叶托着圆鼓鼓的花苞,花瓣紧紧地裹着,似乎有什么秘密,不想让人发现,又好像装着什么琼浆玉露,“任君采撷而饮”。

她与竹梅形似,却拥有自己的独特。但如果她学了其它的花呢?那她不会是紫竹梅,也不会令我流连。

一如李清照,她是女子,却是南宋婉约派著名的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美称。在古代,女子地位低下,有《女戒》,三从四德,足不出户的。李清照不一样,她硬是在文学上为女子闯下了一片天地。但如果她和其他人一样,在家相夫教子,那便没有如今的李清照,她也不会名扬千古。

花和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同时也有他们自己的闪光点,我轻抚了她在雨中微颤的身躯,那是她生命的支柱,她挺直了腰杆,在雨中努力生长,她是万紫千红中简单的一朵,但也正是那千万朵花中的每一朵,才构成了春——这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雨中,我感受着春天,感受着生命,感受着希望,也记住了她——紫竹梅!

(周老师评语:谢雨同学的文字带给我的是惊艳与感动!她的学写已经成功地展示出自己的文学素养,对紫竹梅的茎蔓、叶子、花蕊和色泽描写得极有层次。由花及人,由花悟理,想象奇妙。语言清新、自然、质朴,情感的抒发“物”“我”交融,自然无痕。)(备注:《紫竹梅赞》已刊登在《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周报》上。)

作者简介:周忠玉,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初级中学语文教师,语文湿地栖居者。

策划:青春课堂编辑部

语文湿地

编辑:魏志强于修影周忠玉

美编:刘晓灿

终审:陈晓东

制作:冯小晗

向你推荐:

王君青春语文有声频道,年2月建立,现在已上传音频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zhicaoa.com/ytczy/12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