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分析《水浒传》人物形象

——以鲁达为例

一、导前热身——人物和情节

回顾与鲁达这个人有关的情节。一起完成填空。

(一)鲁智深,本名,因刺有一身花绣,所以绰号,法名。

《水浒传》中的三十六星之一,位列梁山好汉第位。当过提辖官,所以又称。

(二)1.为救金氏父女,鲁提辖。

2.在文殊院落发为僧后,鲁智深。

3.假扮刘太公小女,花和尚。

4.杀了生铁佛和飞天夜叉,鲁智深。

5.制服了一群偷菜的泼皮后,花和尚。

6.为了救林冲,鲁智深。

7.花和尚单打。

8.花和尚解脱。

9.鲁智深浙江

二、授人以渔——五种比较的方法

(一)人物不同时期的思想行为比较

请大家从表现人物形象的角度将这些事件进行分类。

说明:可以两三个情节归为一类,也可以一个事件归为一类

1.拳打镇关西2.大闹五台山3.大闹桃花村

4.火烧瓦罐寺5.倒拔垂杨柳

6.大闹野猪林7.单打二龙山8.解脱缘缠井

9.擒住方腊10.浙江坐化

学生自主思考

学生完成有难度,师给以引导:拳打镇关西,表现鲁达嫉恶如仇的性格,看看哪些事件也表现他有这种性格。

1.3.4.6:嫉恶如仇,义士

5.7.9:武艺高强,猛将

2:在五台山,追打僧人,打坏庙门金刚,吃酒吃肉,莽汉。

8.10:在缘缠井,僧人点化他很多佛法,让他顿悟。

宋江和鲁智深再次去五台山,高僧智真长老点化他,有两句话。所以后来鲁智深就在浙江坐化了,也算是对这些话语的领悟。智僧。

这些情节并不是单一的表现人物形象,比如拳打镇关西,既有他侠义的一面,也有他嫉恶如仇的一面,将这些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人物性格发展的动态过程,同时也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似乎还能隐隐地看到梁山事业的兴衰。

(二)和性格截然不同的人相比鲁达——李忠

(鲁达)便去身边摸出五两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送还你。”

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银子。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

……

鲁达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

我们来比较人物的动作,同样的动词表现出的人物性格或形象是一样的吗?

鲁达的“摸出”是倾其所有,全部都拿出来了。

因为身份和经济条件,李忠的“摸出”显得不情愿,这里有客观条件,也有主观原因。

所以这两个“摸出”一对比就表现出了鲁达的仗义疏财。

(三)和性格接近的人相比鲁达——李逵

家住沂州翠岭东,杀人放火恣行凶。不搽煤墨浑身黑,似着朱砂两眼红。闲向溪边磨巨斧,闷来岩畔斫乔松。力如牛猛坚如铁,撼地摇天黑旋风。

臂负千斤扛鼎力,天生一片杀人心。欺佛祖,呵观音,戒刀禅杖冷森森。不看经书花和尚,酒肉沙门鲁智深。

同学自由读这两段文字,说说他们性格中有没有相似之处。

两位既力大无比,又是杀人放火的粗人。两位的“粗”又有什么不一样的?请看:

李逵的“粗”

李逵看着宋江戴宗道:“哥哥,这黑汉子是谁?”

戴宗对宋江笑道:“押司,你看这厮恁么粗卤,全不识些体面。”

李逵便道:“我问大哥:怎地是粗卤?”

“汉子”指男人,有谁一见面就说“黑汉子”的?

他的回话可见出李逵完全没意识自己说错话了。

李逵道:“莫不是山东及时雨黑宋江?”

戴宗喝道:“咄!你这厮敢如此犯上,直言叫唤,全不识些高低,兀自不快下拜等几时?”

宋江便道:“我正是山东黑宋江。”

李逵拍手叫道:“我那爷!你何不早说些个,也教铁牛欢喜。”扑翻身躯便拜。

宋江道:“……他生性是恁的,如何教他改得?我倒敬他进真实不假。”

宋江为何说自己是“黑宋江”?再结合最后一句,可知他是为了化解尴尬,也有点打趣的意思。从这里可看出李逵的粗鲁和率真。

鲁达的“粗”

“要十斤精肉,切作臊子,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面。”

“再要十斤都是肥的,不要见些精的在上面,也要切做臊子。”

“再要十斤寸金软骨,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要见些肉在上面。”

……

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为什么“要”“再要”“再要”?——以此来激怒郑屠,让郑屠先动手,这样再要打他就有了正义。

鲁达为什么那样说?——为自己的脱逃争取时间。

鲁达的粗和李逵的粗有没有区别?——李逵是粗鲁,率真,而鲁达是有勇有谋,粗中有细。

这从中可看出他们的性格有同也有异。

(四)对不同的人表现出的态度行为

1.鲁达对郑屠

鲁达听了道:“呸!俺只道个郑大官人,却原来是杀猪的郑屠!这个腌臜泼才,投托着俺小种经略相公门下做个肉铺户,却原来这等欺负人!”回头看着李忠、史进道:“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

“那厮”是骂人的话,他要去打死郑屠,表现了他的嫉恶如仇。

2.鲁达对金氏父女

鲁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

“那个店主人还敢留你”这里的“店主人”既是那个店面的,还有一种对金氏父女的威吓。鲁达知晓这里的关系,所以早有准备,可见对于金氏父女这样的弱者,鲁达不但给他们盘缠,还要保护他们,这表现了他的扶弱济贫(困)。

3.鲁达对林冲

“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

对兄弟他做到了重情重义。

4.鲁达对宋江

“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汉服),染做皂了(黑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这段文字很是意味的,请同学朗读。

有三个人激烈反对招安:武松,李逵,鲁达。但鲁达却说出了这番话,他的话更深邃。

他看到了朝廷的黑暗,比其它人看得更远。鲁达在宋江眼中他就是一个刺头的形象。后来,在擒方蜡、南征北战时他为什么表现勇猛?他很重情义,以大局为重。像第58回,有三山取义打青州,当时鲁达去打史进,发现史进被贺太守抓了,他只身一人去刺杀贺太守,结果中计被抓,宋江得知后立马带兵去解救。可以说鲁达跟随宋江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其中有一条可以理解为他要报答宋江的恩情。所以说,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小结:鲁达对无赖嫉恶如仇,对弱者扶弱济困,对兄弟重情重义,对领导能做到以大局为重。

(五)对不同的事表现出的态度行为

(一)对金氏父女被欺压之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二)对林冲被陷害之事——鲁提辖大闹野猪林

(三)对宋江想要招安之事——鲁达揭露朝廷黑暗

(四)对立功封赏之事——

回有两次,第一次宋江让他为官司,第二次让他找个名山大刹做个主持他都拒绝了。

看屏幕:“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

“都不要!要多也无用。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

能看出鲁达是怎样一个人?

他在大相国寺看菜园子时,觉得这个差事不满意,他也是有追求的人。智真长老的话对他的点拨他醒悟明白了,能看清时局,他看清梁山好汉的下场也不过是“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所以说他是一个能看透世事,有洞察力、淡泊名利之人。

这就是粗鲁,豁达的鲁达。

三、小结

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

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遇林冲而起遇二龙山而富遇水泊梁山而兴遇宋江而止

逢夏侯成而擒遇方腊而执听钱塘江潮而圆见信而寂

四、学以致用

《水浒传》中可以用来比较分析的典型人物很多,除了鲁达,还有宋江、林冲、吴用、杨志、武松、李逵等,可以比较的内容很多,比如武松和李逵杀虎,比如林冲和鲁达上梁山的经历,比如武松和石秀杀嫂等,请你任选一个角度,采用比较法来分析人物形象。

最后来一次小结五种方法,当然比较的点还有很多,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同学今后的思路会更开阔。

zyx文字旅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zhicaoa.com/ytcyz/9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