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文学史上最有趣的灵魂,当属苏东坡。林语堂说:苏轼是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钱穆先生说: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公元年1月8日,也就是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苏轼出生了。一个有趣灵魂出世了,后来,他成了苏东坡,一直“活”到现在。可是,我们印象里的苏东坡,却是豁达,有趣的代表,那些烦恼仿佛都不存在。

1

既然不能如愿,不如释然《猪肉颂》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论语君一直认为苏轼最有趣的一首诗,是这首《猪肉颂》。这更像一首打油诗,语言通俗,甚至有人说粗鄙,但《猪肉颂》背后的苏轼,成为了苏东坡。元丰二年,公元年,因为乌台诗案,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没有实权,被人监视不说,一家人的生计也成了问题。苏轼放下读书人的身段,挽起袖子,带着一家人开垦、种地,俨然一个农夫。活脱脱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要知道,在此之前,苏轼是差点考上状元的人,也是当过太守的人,也是见过世面的。到了黄州,苏轼没钱,可是,吃怎么办呢?黄州猪肉便宜,穷人家不会做,富人家看不上,苏轼买来猪肉,自创了一套法子,做成东坡肉。苏轼后来被贬惠州,喜欢上那里的荔枝,写了一首《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为了吃荔枝,想一世做岭南人。什么,岭南是蛮荒之地。不存在的。被贬到儋州,如今的海南岛,吃到美味的生蚝,写信给小儿子苏过说: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可千万别让朝中那些当官的知道,我怕他们争着要来海南,分我美味的生蚝。我毫不怀疑,作为朝廷备受器重的官员,苏轼也吃过山珍海味,贬官到黄州后,没钱的苏轼,吃便宜的猪肉,也有滋有味。不能吃山珍海味,便宜的猪肉做好了,一样美味。丰子恺说: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2

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年底了,你是不是在感慨,钱不够用,来来来,苏轼教你有趣的省钱法子。到黄州的第二年,苏轼生活费吃紧,他规定生活费一天不超过钱。他想了个法子,每个月初一,他取钱,分成三十份,挂在屋梁上,天亮的时候,用画叉取一块来用,用不完,就放在另一个桶里,收起来,用来招待朋友。想像一下,走进苏轼的家,抬头看到一排排的钱,有点喜感,却实在是个节省的好方法。值得现代人借鉴。房梁上挂着苏轼一家的生活费,饭桌旁挂着一块用盐水浸泡过的咸猪肉。比苏轼更幽默的,是他的乳母任采莲。每每苏轼的儿子苏迨苏过想吃肉,便望一会肉,扒两口饭,这叫“咸肉止馋法”。有时,苏迨苏过望着猪肉不眨眼时,任采莲会说:快扒饭呀,不怕咸啦?苏过告发哥哥苏迨盯着咸猪肉看了好几眼,任采莲又说:不管他,咸死他。一桌喷饭,一旁的苏轼,哈哈大笑。不管经历过多少不平,有过多少伤痛,苏轼都舒展着眉头过日子,不怨天尤人,不苦大仇深,对每个人真诚,对每件事热忱。困了就睡觉,醒来就微笑。心大了,所有大事都小了,这是苏轼的人生哲学。多少年后,人们喜欢他,谈论他,不就是因为他的豁达吗?

3

笑的时候用全力去笑幽默在自己身上,是“自嘲”,幽默在他人身上,叫“黑别人”。苏轼,可没少“黑别人”。如果你烦闷了,就读一读苏轼的诗词,说不定会笑出声来。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晚上喝酒,回来得太晚了,家童鼾声如雷,怎么敲门都听不到,气得苏轼只能倚着拐杖听江水声。善于考证的胡适先生就说了:这鼻息怎么会如雷鸣般响呢?不过夸张罢了。如果说苏轼对家童只是夸张,那么,对陈季常呢?陈季常十分怕老婆,苏轼就写了《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调侃他,说: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翻译过来就是:我的朋友真可怜,谈论佛法忘睡眠。忽听老婆一声吼,手杖落地心发抖。这句诗演变成一个成语“河东狮吼”,成为怕老婆的专用词。而陈季常怕老婆的名声也传到了现在。苏轼还调侃过张先,张先八十五岁,纳了个小妾,苏轼写《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锦里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尺鬓眉苍。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柱下相君犹有齿,江南刺史已无肠。平生谬作安昌客,略遣彭宣到后堂。其中的调侃不言而喻,而张先对于好朋友的调侃,也回赠了一首诗,至今只留下一句:愁似鳏鱼知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意思是,我妻子去世了,长夜寂寞,实在难熬,娶妾只合慰寂寥,并不是真正的风流成性哈!张先也是很实在了。苏轼总能为朋友带来幽默和笑容,他像一束光,温暖着身边的朋友。人生,该笑的时候,不如放声大笑。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愿你在自己存在的地方,成为一束光,照亮身旁的人。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这是丰子恺先生的话,正合苏轼的脾性。生活太辛苦,没事,先吃一顿。没有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朋友在一起,乐一乐,笑一笑。有人说,李白像天仙,东坡如地仙。李白,给人以潇洒飘渺的出尘之感,而苏轼则给人以豁达坚韧的踏实之感。他是可以吟唱“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学士,也是可以“躬耕于东坡”的东坡居士;他是挥毫写下《寒食帖》的学者;他也是一个亲自煮东坡肉吃的长者。他活了六十多岁,离我们已有多年了。多年过去了,再也找不出一个人,如苏东坡这般,当我们想起他时,嘴角都会露出微笑。有趣的灵魂,永远不老。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热销品推荐

艾草防疫香,抗疫古方调制,家庭防疫必备良品,一天只需5毛钱!

人间菩萨:92岁医僧的的治病故事:植物果蔬到他手中都成了药

年终特惠限时折扣

天然纯净的清洁圣品--手工皂

植物水润口红,纯手工无添加,火爆色号陆续更新!

重要文章推荐阅读●《孔子:大成至圣先师》,讲述孔子一生宏大、完整的图文长卷,读懂孔子,人生就多了一位生活导师,全面提升青少年的智慧、修养、格局●师徒两代老中医公益行医百年,汇集行之有效验方多个●人间菩萨:92岁医僧的的治病故事:植物果蔬到他手中都成了药●《〈道德经〉妙解精讲》,让你轻松读懂最难懂最玄奥的“万经之王”●养育有礼、有德、有爱的小孩并不难,《〈弟子规〉教学读本》来帮你!点“阅读原文”进入微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zhicaoa.com/ytcyz/9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