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思乡

幻入河山云朵,格桑花粉姿仙。不堪回首自怜天。野云凫鸭下,飞鸟上枝闲。

丽水向秋深处,飞来白鹭孤眠。束河今夜酒歌绵。街坊逢故友,醉卧在家园。

:20

题图的照片是词人的省外好友到丽江的拉市海游玩时照的。秋高送爽,词人为友人一行安排好了去丽江的游程。按照规划好的行程,好友们来到了美丽的拉市海。深秋的美景映入眼帘,自然少不了要将美景转诸友共享。

由于是家乡的美照,曾在丽江山水之间滋养成长的词人触情生情,一首思乡曲油然生发。

这词的第一个字,就点明了沐林人填词时思念的心境:“幻”,“幻入”。“幻入河山云朵,格桑花粉姿仙。”当然,这既是词人心境,又是美妙梦幻的山水美景的写照。可不是,如斯美景也只有在这里才感受深刻嘛。

紧接着词里出现了格桑花的花名。在植物学上,格桑花属翠菊科,又称波斯菊。藏语中,格桑是幸福的意思。藏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不管是谁,只要找到了八瓣格桑花,就找到了幸福。格桑花作为一种生长在高原上的普通花朵,杆细瓣小,看上去弱不禁风的样子,可风愈狂它身愈挺,雨愈大,它叶愈翠,太阳愈暴晒,它开得愈灿烂。见到了期盼幸福吉祥等美好情感的格桑花的友人必然是幸福的。

拉市海的景致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野云凫鸭下,飞鸟上枝闲。”一上一下,满目美景。其中的“野云凫鸭下”一句尤具想象力,和谐的自然美景跃然纸上。

醉心于如此大美山河之中,怎还会顾影自怜?词用了一个“不堪”,用一种反衬的手法,将友人欢快赞叹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不堪回首自怜天。”

词的下片,词人继续用电影镜头演绎友人们在丽江的美好行程。

远焦长镜头慢慢地推向了丽水中央。影片中,只见得那秋日里,水乡深处,静谧的夜色中,晚飞的白鹭早已就水而眠,“丽水向秋深处,飞来白鹭孤眠。”一片清静、安详的水乡夜景。

下一秒,镜头立刻切换到了月夜中的束河古镇。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在这里找到了家园的感觉。有一首广为传唱的名为《九月九的酒》歌词唱道:

走走走走走啊走

走到九月九

他乡没有烈酒没有问候

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

亲人和朋友举起杯倒满酒

饮尽这乡愁醉倒在家门口

来到丽江束河的朋友们自然是回到家中的赶脚,当然少不了酒的酣畅淋漓,歌的纵情欢唱。

在“?束河今夜酒歌酣”的一派喧嚣热闹的场景宣泄之后,词又将长镜头缓缓地收了回来,束河渐渐地缩成了一个越来越远的夜色中小亮点。喧嚣的闹音也随着镜头的拉回越来越远去。

友人在丽江先放飞了自我,融入了大自然,进而化入柔软时光幻入进了一片深沉的蓝色梦幻之中,开启了美好回忆的梦境模式。“?街坊逢故友,醉卧在家园。”

这词作,实在就是一部微电影。词从镜头的幻入写到镜头的幻出,从白昼写到深夜,从宁静写到喧嚣,再回归宁静。

词从现实写到梦乡,从自然写到了人文,最后结束的这一结句,可以说是点了家园的题。

在这首词里抓取的几个镜头,初初看来写的好像是友人的游历所见所感,其实却全部是沐林人心中对家乡的风景风情的深切记忆。

一段并没有参与游历的游记,演绎出来的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感人至深,只能用《思乡》为标题,才能够准确地倾述。

(阿玛书于)

?临江仙思乡

幻入河山云朵,格桑花粉姿仙。不堪回首自怜天。野云凫鸭下,飞鸟上枝闲。

丽水向秋深处,飞来白鹭孤眠。束河今夜酒歌绵。街坊逢故友,醉卧在家园。

查询沐林人词鉴赏原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zhicaoa.com/ytcyz/8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