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积累性、持久性,土壤污染可直接导致农作物污染、食品污染,并随着食物链对人类造成危害,也可以直接接触人体,以颗粒物、气体、气溶胶等形式经口、鼻、皮肤进入人体,对人类造成危害。总之,土壤污染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问题。

由于我国关于土壤污染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影响评价体系起步晚,加之土壤污染因其系统的复杂性、地域性和土壤中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取样测试分析的复杂性、不稳定性等,限制着土壤污染相关研究的发展。

就目前来说,土壤污染环境监测是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现有的监测技术体系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评价及分析方法等技术体系尚不健全。现行标准中采用的技术方法较为落后等。

而且,我国土壤污染物种类繁多.按照污染物的性质对土壤污染进行分类,可分为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生物污染及放射性污染等。各类污染物复合并存,土壤污染形势十分严峻。因此,不仅要大力加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逐步建立全国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制定土壤环境污染预警制度,而且要加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采取有效防治土壤污染的有效措施、改善土壤环境问题,是非常重要与紧迫的。

污染土壤的化学/物理修复原理及技术

固化一稳定化技术

固化一稳定化技术是将污染物在污染介质中固定,使其处于长期稳定状态,是应用较普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快速控制修复方法,对同时处理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具有明显的优势。该技术的关键是固定剂和稳定剂的选择,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多的固定剂是水泥]。而有研究报道的稳定剂还包括石灰、粉煤灰、明矾浆、钙矾石、沥青、钢渣、稻壳灰、沸石等,多为碱性物质,能提高系统的pH值.可与重金属反应产生氢氧化物沉淀。

例如,CCT重金属稳定化剂就拥有3个类别的药剂,针对不同重金属污染土壤选择性采用不同类别的稳定化修复药剂。其中。CCT01是一种普适用于绝大部分Cu、Zn、Ni、Ag、Hg、Fe等非变价重金属污染的稳定化剂.CCT02是一种适合于三价砷等需氧化后处理的重金属污染稳定化剂,而CCT03是一种适用于六价铬等需还原后处理的重金属污染稳定化剂。判断一种固化/稳定化方法对污染土壤是否有效.主要可以从处理后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对污染物质浸出的阻力两个方面加以评价。

土壤淋洗修复技术

土壤淋洗即利用提取剂将土壤中的固相重金属转移至液相中,含有提取剂的土壤经清水洗涤后归还原位再利用,富含重金属的废液则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土壤淋洗修复方法的关键在于寻找一种经济实用的淋洗剂,既能有效地去除各种形态的污染物。不会破坏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又不会造成二次污染[n]。一般来说,淋洗剂可分为无机淋洗剂、螫合剂、表面活性剂、复配淋洗剂和氧化剂。在实际污染土壤的治理过程中,影响土壤淋洗修复技术的因素主要包括土壤的性质、污染物的性质及工艺操作条件等。

如影响淋洗效果的土壤性质主要是粒级分配、质地、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能力等性质。污染物的性质如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主要有有机态、可溶态、交换态和残渣态,这些形态按照淋洗效率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残渣态。而以有效形式存在的重金属是土壤淋洗的重点。工艺操作条件主要包括搅拌强度、淋洗时间、固液比及淋洗温度。选取合适的淋洗工艺操作条件不仅有助于实现污染物的去除.同时也能降低修复成本。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并综述了不同淋洗剂对不同形态重金属淋洗效果,指出以天然有机酸因低生态毒性和高降解性而最具有研究前景。因此研发高效、专性的淋洗剂和优化工艺操作条件可提高修复效率,降低修复成本,防止二次污染等依然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土壤修复氧化一还原技术

化学氧化一还原技术是通过向土壤中投加化学氧化剂(Fenton试剂、过硫酸钠、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或还原剂对土壤进行修复,常用的还原剂为含铁类还原剂(零价铁、纳米零价铁和亚铁类还原剂)、还原性硫化物(H2S、FeSx、硫代硫酸盐等)及一些具有还原活性的有机物。通常,化学氧化技术是向污染场地中加入化学氧化剂,依靠化学氧化剂的氧化能力。分解破坏污染环境中污染物的结构,使污染物降解或转化为低毒、低移动性物质的一种修复技术。

王孙峻等利用化学氧化技术中过硫酸钠作为氧化,在土壤修复过程中,通过污染物的浓度、污染物的分布、污染场地实际情况等决定过硫酸钠的用量,并对硫酸盐还原菌及其环境及土壤修复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可实现污染场地的土壤修复,带来良好的修复效果和环境效益。目前,运用化学还原法修复对还原作用敏感的有机污染物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郑建中等利用化学还原法在受铬污染土壤地下水系统修复过程中,通过将溶解度大、迁移性强的六价铬(Cr(VI))还原转化为稳定的三价铬(Cr(Ⅲ))氢氧化物,从而实现铬污染控制与修复的目的。同时,还原剂纳米级粉末零价铁的强脱氯作用已被接受和运用于土壤与地下水的修复。但是,目前零价铁还原脱氯降解含氯有机化合物技术的应用还存在诸如铁表面活性的钝化、被土壤吸附产生聚合失效等问题,因此,需要开发新的催化剂和表面激活技术。

光催化降解技

土壤光催化降解(光解)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深度土壤氧化修复技术,可应用于农药等污染土壤的修复。其中土壤质地、粒径、氧化铁含量、土壤水分、土壤pH值和土壤厚度等对光催化氧化有机污染物有明显的影响。如高孑L隙度的土壤中污染物迁移速率快,粘粒含量越低光解越快;自然土中氧化铁对有机物光解起着重要调控作用;有机质可以作为一种光稳定剂;土壤水分能调解吸收光带:土壤厚度影响滤光率和入射光率。

王阿楠利用光催化降解技术.使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二苯砷酸(diphenylarsinicacid,DPAA)通过光转化,在紫外光照射下的光化学反应能有效地去除环境中的DPAA有机污染物。

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原理及技术

传统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对于治理严重污染土壤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等优点,但往往伴随着高能耗、高费用、二次污染等风险,因而一般不适用于大规模污染土壤的修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利用特定植物或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因其绿色环保、高效、成本低等优点而受到广泛







































北京中医能治愈白癜风吗
复方斑蝥胶囊价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zhicaoa.com/ytcxz/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