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说不出一个字。从夏到秋。

忙的昏天黑地。懒的地黑天昏。

在飞逝的六七八九月后,十月也溜走了一半。

寒露前,去了趟江浙的小山里。山还是青的,村里村外道边的田野则是大片大片的金黄,路上不时碰见村民在抢收庄稼、铺晒谷物,空气中洋溢着满满的平和与喜悦。

开车翻爬群山时,路过一处茶园,起先见到一角,立马停车下来,哎哎哎!真好看!继而前行,已经被山挡住、以为远去的茶园又现了一角,哎哎哎!好像这边更好看!再继续往前,整座茶园一览无余出现在眼前,哎哎哎!真是太好看了!原来一直绕着这座茶园盘山而行。绿的茶,蓝的天,白的云,碧的水。水中一个小绿洲。闭上眼,似乎可以荡漾过去。

▲起先见到的一角

▲茶园全景

天气晴好,清晨的云海自然是看不到的,等了等山里的日落。原本打算走一段山路去两公里外一间更美的民宿瞧一瞧,半路上日头开始下沉,于是停下来看日落。想起来前年绕太湖行时也恰好撞见一场极美的日落,心头涌上来仍是那时生动鲜活的美好。

日落得飞快,夕阳的余晖打在路旁洁白的油茶花上,花瓣泛出一丝微黄,有一种静静默默悄悄的美。大白鹅嘎嘎地拍起翅膀。三只羊漫山的跑。一匹小马驹还在半山坡埋头吃草。

▲半路停下来等日落

▲夕阳下的油茶花

山中住了一日。窗外正对青山。夜里喝茶,山风微凉。早上起来,房间不知哪儿钻来只黑色的甲壳虫。吃过早饭,去看前儿个傍晚未曾到达的民宿,在另一个山头,因为断水,也空无一人。只有喳喳喳喳欢快的鸟叫。还有扑扑掉落地上的干红枣。几处开得很荒野的波斯菊。

▲远望云上民宿

▲民宿的一处平台

▲民宿旁捡到枣

山脚下的古村游人络绎不绝。路边饭亭闲坐。日里采了莲蓬,夜里还是喝茶。问民宿老板,还有什么地方好逛,他一拍脑袋,山上有个寺的,可以俯瞰整个县城。

闻者心动。通往山顶一座古寺的路入口隐蔽,杂草丛生,崎岖不平,几次感觉走错了路,也无人可问。千辛万苦待爬上去,总算找到一位大叔领着从一处不起眼的侧门进到寺里。寺院破败,香火寂寥,只有一对看守的老夫妻和这位管事的大叔。

“这里原来住了一百多个和尚,”大叔回忆着古寺曾经繁盛的容貌,领去看了一处靠近悬崖的空地,“看,这里是和尚们当时练功的地方。”声音中略带一丝身为这片山头主人的小傲娇,“夏天我把这里开成一片露营地,凉快,可以篝火,还可以看星星。”有很多竹林,“但是现在这儿竹子卖不出价钱。”

“哦。哦。”不失微笑的听。

真的,和民宿老板告知而构想的样子差异甚远。别说气派的山门了,就连大门都毫不起眼,门前荒芜得无从下脚。寺是真的曾古过,但也是真的啥都看不到了。至于什么寻宝泉,什么俯瞰武阳川,也统统作罢。

▲山顶禅寺

▲半山路上

最喜欢还是村前回龙桥这片。桥下回身望去,秋水静谧,树木依旧绿意盎然,小坐片刻,像夏天吃了个透心凉的冰淇淋般。

▲回龙桥

▲无名溪

花草不少。有当季的大红色彼岸花、深蓝色鸭跖草。从夏季开到现在的木槿、木芙蓉。马缨丹和落葵相映成趣。夜来香、凤仙花、鸡冠花和美人蕉依然是雷打不动的乡村四宝。银杏果子可以收一波了。还有一朵荷花被我摘了供奉给延福寺的菩萨。

▲彼岸花(石蒜科石蒜属)

▲鸭跖草(鸭跖草科鸭跖草属)

▲木槿(锦葵科木槿属)

▲木芙蓉(锦葵科木槿属)

▲马缨丹(马鞭草科马缨丹属)

▲落葵(落葵科落葵属)

路过一些村。访了几个寺。闲坐村头的老人,正在秋忙的村民,斗转星移间早已衰败没落的寺院香火,岁月洗礼中依然焕发光彩的大殿古建,每一刻都是真真切切的叫人动容。

因为太久没有写点有人味的东西了。不知不觉写了这一些。往后得空,再追忆消逝的季节和花草吧。

▲始建于唐,重建于元的延福寺

▲延福寺的重檐歇山斗拱

▲安静的村口

▲村中一瞥

▲寺院的银杏果

▲茶具随身,喝茶吃莲子

沾花惹草桑

漫看四季幸福无边









































白癜风医院美丽黄皮肤行动
白癜风应该怎么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zhicaoa.com/ytcxz/5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