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21日苹始生、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花信三候: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楝花。

谷雨是雅着的。

是手摇折扇、拈花一笑的翩翩公子,腹有诗书,眉目朗朗。雨来,轻敲他的窗。他呼三五好友,于某座亭中闲坐,听雨品茗,吟出“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之类的诗句,当是十分的应景。

值此时,雨水渐渐旺盛起来,有时昼夜不息。滴答,滴答,如弹六弦琴。

“雨生百谷”——万物也都按照它们应有的样子在生长。花开到深处了。叶绿到深处了。满世界的珠翠摇红。时光的脚步,变得优雅起来,不紧不慢。

真是极适合品茗的。

何况,又有着唇齿留香的谷雨茶!

这个时候,茶园的茶叶,最是鲜嫩时。芽叶们吸足雨水,色泽浅翠,肥硕柔软,香气袭人。在茶园遍布的南方,也就有了谷雨摘茶的习俗。此茶被称为谷雨茶。因一部《茶疏》而闻名于世的明代学者许次纾,就十分推崇谷雨茶,他在《茶疏》中写道:“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美味与舌头的相遇,也是要看缘分的,不早不晚为最好。

有南方朋友给我寄来谷雨茶,言说是他亲手摘的,亲手炒的。茶有个可爱的名字,雀舌。是一芽两嫩叶的,形如雀之舌。我是个不懂茶的人,平素也不大喝茶,品不出好歹来。至多是泡点枸杞红枣什么的,渴了,咕咚一下入喉。我怕这么好的茶叶,被我糟蹋了,有暴殄天物之嫌,遂转手送给一个爱喝茶的人。那人虽是个小小门卫,但无茶不欢。每每见他,总捧着一壶茶,在慢慢品。笑眉笑眼的,极满足极陶醉的样。

他有各式各样的茶具,都是他淘来的。他给我展示过,摆了一桌子。他说不同的茶,要用不同的壶来泡,才入各自的味。我不懂这个,但,被他感动。我觉得那是一种极好的生活态度,有着饱满的热爱在里头。我送他茶叶,他感激不已。舍不得喝太多,一次只抓一小撮,能品上一整天。遇到我,总要提及。好茶啊,好茶!他说。我很开心,茶遇到懂它的人,是茶的福。想来送我茶叶的朋友也不会怪我的。

谷雨也宜赏花。

赏的自然是谷雨花。

它还另有个响当当的名字,牡丹。都说它是花中之王,富贵雍容,可谁知它也是高处不胜寒呢。传说被武则天贬去洛阳,它甫一盛开,百花黯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于是,一拨又一拨的人,不顾车马劳顿,追去洛阳赏它。却都在距离外,谁也走不近它,它只落得个睥睨群芳的清高之名。

人赋予它谷雨花的称呼,则含了亲昵,含了爱怜。给它摘去了那些累赘的凤冠霞帔,还它贴身体己的布衣荆钗,让它接上地气,变得家常。——它原不过是朵女儿花。

我祖父就种过牡丹。他说芍药配牡丹。他在我们的草屋子门前种。两株芍药,两株牡丹。谷雨前后,它们都开出碗口大的花,红艳艳的。村人们得闲了,就到我们家屋前来转转,眼睛溜上两眼花,并无过多惊喜,至多说一句,这花开得好啊。再没别的话。转过身,他们唠起农事来。“谷雨前,好种棉”,唔,要给棉花播种了。

花在他们身后,就那么,很自在地开着。一两只蝴蝶,或是野蜂,在花间轻轻鸣唱。

选自作家出版社《花未央,人未老》,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该书

中国校园文学







































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
早期白癜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zhicaoa.com/ytcxz/2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