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中药前是否需要清洗
节假日白癜风专家照常坐诊 http://m.39.net/news/a_5778512.html 中药治疗疾病的效果很好,但是有的疗效比较慢。但中药可以治本,吃中药最重要的就是煎药,那煎中药需不需要清洗干净呢?有的人说中药需要清洗,不然药物上都是泥土,也有人说中药就是纯天然。那么,煎中药前是否需要清洗?来看看中医怎么说! 01 煎中药之前需要洗吗 1、有些药材不能洗。如薄荷、鱼腥草等中药,浸洗极易流失有效成份。此外,不少药材中含有糖和甙类,可溶解于水中,水洗后将丢失一部分有效成份,导致药效降低。 2、水洗可使粉末类药材丢失。中药中有不少是粉末状的,如蒲黄、灶心土、滑石粉等,如用水洗,会造成这些药物的流失。 3、水洗可致部分药材辅料丢失。有的药材在炮制过程中加入蜜、酒、胆汁等辅料,这些辅料易溶于水,若用水冲洗,则导致部分辅料丢失。如炙甘草、胆南星、酒制大黄等。 此外,中药材在制作过程中通常需要经过炮制,其中就有清洗除去杂质、晾晒等一系列程序,所以无需再洗。而且,中药材经过长时间的高温煎煮,已很卫生,稍加沉淀,除去药渣,即可放心服用。 02 煎制中药的小技巧 浸泡 一般而言,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至1.5小时,如辅助风热感冒的解毒方,以紫苏、荆芥、大青叶、鸭跖草组成,这些花草类中药品片浸泡的时间可以相对短一些。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至3小时,如辅助肝炎的茵陈蒿汤,茵陈的药用部分是茎叶,山栀是用果实入药,大黄是用块根入药,就需要比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长一点,以便充分煎出有效成分。凡是以矿物、动物、蚧壳类药材,如灵磁石、水牛角片、珍珠母、牡蛎为主的方药等,浸泡时间需要更长一些。 用具 (1)煎药可选择砂锅,也可选用较牢固的不锈钢器皿等。 (2)煎药时切忌使用铜、铁、铝制器皿,煎好的药液也应避免与这类器皿直接接触。 用水 传统的“3碗水煮成1碗”,其实不是个科学的标准。因为不同处方的药味多少、药量大小各有不同,不同药材吸水量也有不同。应以水浸过药材面2-3cm为佳,或者用手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漫过手背。而不是机械地用3碗水煮药。通常一些花草类的药物吸水量较大,在浸泡半小时后水位下降,可以另加凉水至标准水位,再开始煎煮。 火候 一般煎中药时,未沸前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一般的中药材煮沸20~25分钟;解表药及其它芳香类药物,沸后文火维持10~15分钟即可;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及补益药,一般宜文火久煎,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时间 中药煎煮时间,应根据不同药物和疾病性质、有效成分溶出的难易和用药情况而定。沸腾后再用文火煲药的时间,一般中药,头煎应在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解表类中药,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类中药,头煎应在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 复煎 许多老人家习惯于一副中药“返煎”三四次,一般而言,一副中药在煎煮两次后,所含有效成分已大为降低,故以煎煮两遍为佳。但滋补类的中药,可以煎煮三次。而一些药量较大的处方,也可以煎煮三遍。药汤煎煮好,应趁热过滤倒出,不宜久置锅中。否则含胶体过多的药液,随温度下降产生胶凝,难以过滤,影响药效,同时也易造成酸败。 转载自开心养道 中医针灸推拿科:谢一兵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简介 年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从医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 擅长 1、中医鼻炎慢性咳喘专科:运用鼻炎膏与浮针综合治疗各种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兼治咳嗽经久不愈、腺样体肥大、慢性咽炎、哮喘。 2、中医扶阳针灸:一各种体质调理:治疗女性阳虚宫寒、肢冷、经期腹痛头痛、不孕不育;治疗气血亏虚、精神不振、易疲劳、易感冒,病久难愈等;二排浊降脂减肚腩:治疗肥胖、痛风、原发性高血压(I期、Ⅱ期),治疗慢性荨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痤疮等。 3、中医小儿推拿:治疗小儿感冒、咳嗽、咽痛、厌食、积滞、遗尿、腹泻、斜颈等病症。 4、中医疼痛专科:运用速效舒筋祛痛术、浮针、埋线等治疗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退行性改变所致的疼痛、关节炎,脊柱疾病及相关的内脏功能紊乱。擅长治疗颈椎病、头痛、眩晕、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慢性胃肠炎之脘腹胀痛等。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与交流,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zhicaoa.com/ytcxz/12201.html
- 上一篇文章: 白花紫露草淡竹叶白花紫鸭跖草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