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辑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4601.html

陈小芬

陈小芬今朝九纯净水神鹰墨兰涛声依旧阳光

栏目主办

汝城县全民健身服务中心

“长春”,我们总以为是在吉林;“火腿肠”,我们总以为只能人工制造;“好风景”,我们总以为只能在远方……就这么一些“总以为”,不知不觉间就牵绊住了我们“前行”的脚步。而“汝城徒步”却能够把多少个早已固化的思维模式一一打破,并给旅途带来无限的惊喜与欢乐。

——题记

访古岩

年9月9日上午,又是一个美丽的周六。汝城徒步协会十余人乘坐“汝城–外沙”的“绿色大巴”愉快到达马桥镇磻溪村,探访当地有名的古岩。据说当年太平天国军队途经磻溪时,当地百姓纷纷躲入半山腰的古岩洞才得以逃生。

这天阳光微敛,秋风送爽。大伙儿走在阡陌纵横、茅塞滑溜的田埂上,看那稻浪沉甸、翻滚,巨型冬瓜无处藏身,鸭跖草迎风招展……好一派美丽秋收景象。

大伙儿在红蜻蜓的一路翩引下,向村后行走约一刻钟后到达了古岩洞脚下,只是远看半山腰的古岩已被树木郁葱遮掩,早已无路寻觅。大伙儿望“岩”兴叹后,遂转访离古岩不远的水岩。

在寻访水岩途中,前面惊现一大片“火腿肠”植物。若不是在这荒郊野地,还真以为是顽童们到此玩耍留下的“到此一游”的印记。

用“行色”软件辨识后,才知它有个动听的学名叫“东方香蒲”,并经济价值极高。东方香蒲能在汝城出现实为罕见,不过看到此处环境适宜也就不足以为奇了。更为奇异的是,旁边水田绿色浮萍上面竟然出现了三只相亲相爱的鸭子在排队玩耍、嬉戏。

一番惊喜过后,大伙不忘初衷,继续前行。原来水岩就在离“东方香蒲”不远的位置。越接近洞口,越是感觉凉风习习。环顾四野,到处杂草丛生,一脚踩下去,顿感觉要陷入沼泽地之险感。遂收身、缩颈,在潺潺水流声中,扬臂疾走。“gong”到用时方恨少,此时此刻的我们是多么希望拥有“草上飞”的本事啊!

我们小心翼翼爬入水岩,这是一个狭长的溶洞,宽约两米。洞中空气清冽寒骨,一条暗河穿洞而出。在手电筒的齐力照射下,洞中土黄钟乳石突兀嶙峋,一不小心就会碰到脑袋。不过洞中景色还算别有洞天:“大海螺”、“太上老君”等钟乳石个个奇形怪状,但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大伙儿沿洞蜿蜒蛇行约十米后,胆战心惊的跨过暗河到了洞的另一边。抬头、突兀发现多只蝙蝠淡定吸附在了洞的上空,好一番“宠辱不惊”的安然景象。

此次访洞虽让人惊喜无比,但个人以为未被开发的岩洞还是考虑安全,慎行为好。比如此次访洞,仅一条暗河,就让人“手舞足蹈”,犹如排演武打片样。

走古道

大伙儿离开磻溪村岩洞后,正式向长春村挺进。一路沿古道,攀高磡头,经寒脑脚、梅花垄、磨刀坑顺利到达长春村部。沿途风光让人心情美丽如画。

几个温柔的女子,加上几个拽拽的叼着斜烟的汉子,从高磡头沿古道出发了。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只是随着现代化交通设施的完善,原先的路好像已不是路了。好在户外神鹰事先备好了“六只脚”户外软件,只稍微兜转后,我们就走在了古道上。“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走在陡峭蜿蜒的青石路上,我们恍惚听见了当年马儿喘息、马蹄得得、马儿嘶鸣的声响在高空中回荡。

这是一座怎样的大山,这条古道上又挥洒了多少辛劳的汗水,又发生了多少动人的故事?挥汗如雨的情形见证了这些远离城市喧嚣的人儿是多么渴望回到大自然,回到这青山绿水、大爱无疆的温暖怀抱。

看,远山如黛,近山苍翠。看,风含情,山含笑。一路欢歌,一路笑语。走累了我们歇歇。绝不落下一个队友,更不愿错过每一处美丽的风景。

在微凉的秋风中,在炙热的秋阳中,大山正张开它博爱的胸怀,以它独特、热情的方式迎接着我们的到来。那漫山遍野:浑身长刺的野栗,圆圆带盖的“圆锥”(橡子)。那毛绒酸甜的串串野猕猴桃,那晶莹靓透的异药花,还有那混乱视觉的青蕨……山珍的美味,山药的靓丽,让我们在大山中流连,让我们在古道中忘返,即便现在还不是采摘的季节。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攀爬,我们终于爬上山顶。极目远眺,虽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但还有更远的高山在嘲笑着这一群自诩体能还行的徒友。上山气喘,下山腿软。下山路上心情真是倍儿的爽。虽然途中树木挡路,但人为的痕迹,都给了大伙儿阵阵的期望:终于可以到村民家蹭中饭了。

当我们循着一截留有斧痕的木头,欣喜如狂地奔向前面破败的土墙瓦房时,却发现我们到达了一个孤独的村落––寒脑脚。一个男人加一个傻傻的婆娘,让我们看不到中餐的希望。只剩一株丝瓜在屋檐下迎风歌唱着“纤夫的爱”的美丽故事。

路边清丽紫红无人采摘的野生天麻、残垣断壁,再次告知了我们这是一个即将消失的村落。

“前面是梅花垅。”淳朴的男人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再次看到希望的我们遂沿山路往下疾走。终于,前面出现了一片长势喜人的朝天椒。一架“天梯”斜倚在一条黄泥巴的马路上。梅花垅到了。

这个村落稍比寒岭脚要大些。但村里也只剩下何伟德兄弟和他们八十一岁的老娘了。“我们这里去炭肥厂就走你们刚来的那条路,4公里,半个小时就可以走到。”何伟德拿出家中最好的药酒、山茶热情招待着我们。“如果往长春去的话还要走30多公里。”如此的山势陡峭,如此的交通闭塞,难怪村人们要纷纷搬走,伟德兄弟俩50多岁了至今仍是单身。

在何伟德兄弟的热情招呼下,大伙儿辛勤忙碌后,终于吃到了香喷美味的农家饭。瞧,美丽的木槿花菜也不经意间就摆到了餐桌上。大伙儿大口的吃饭,大口的喝酒,农家饭就是香啊!只是遗憾下午两点多钟了,伟德的老娘还在山上采摘朝天椒,未能谋面。

大伙儿酒足饭饱后,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淳朴善良的伟德兄弟。我们沿着越来越开阔的马路,继续徒步三公里,终于顺利到达长春村部,结束了这次愉快的“旅行”。

有些人一辈子只见一次,有些景一辈子只看一次。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虽然生命可以看到尽头,或许也看不到多少希望。但人生仍要充满期待,要像蜜蜂样每天辛勤采花、酿蜜。比如那对寒脑岭的夫妇,比如梅花垅伟德兄弟和他们八十多岁的老娘。

汝城徒步

组织:汝城户外徒步运动协会

Q群:

宣传:豆豆传媒

汝城户外徒步运动协会每周组织户外徒步活动,欢迎广大爱好徒步的朋友踊跃报名!我运动,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徒步运动,快乐同行!豆豆传媒为徒步运动加油!亲,来吧,欢迎你的加入!

投稿(豆总)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zhicaoa.com/ytcxz/12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