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的抗性现状及其主要混剂配方梳理珍
一、草甘膦的抗性现状 1、草甘膦的抗性现状。 草甘膦为内吸传导型慢性广谱灭生性除草剂,主要抑制植物物体内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EPSP),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干扰,从而导致植物死亡。 由于草甘膦优异的杀草活性、广泛的杀草谱、较低的土壤残留、较长的控草时间,加上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广泛种植,使其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除草剂品种。 然而由于长时间大量单一连续使用草甘膦,杂草的抗性问题已经非常突出。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草甘膦抗性杂草有长芒苋、具瘤苋、芒稷、两耳草、牛筋草、小飞蓬、野塘蒿、豚草、三裂叶豚草、瑞士黑麦草、多花黑麦草、长叶车前、猩猩草、假高梁、类黍尾稃草。 我国草甘膦抗性杂草主要有问荆(节节草)、李氏禾(游草)、田旋花、刺耳菜、小飞蓬、竹叶草、黄鹌菜、通泉草、鸭跖草、马齿苋,等等。 不同植物对草甘膦的敏感性不同,一年生杂草如稗、狗尾草、看麦娘、牛筋草、卷耳、马唐、藜、繁缕、猪殃殃等每亩用有效成分40~70克就能有效防除;车前草、小飞蓬、鸭跖草、双穗雀稗等杂草,每亩需用有效成分75~克; 白茅、芦苇、香附子、水蓼、狗牙根、蛇莓、刺儿菜、野葱等,每亩需用有效成分~克。百合科、豆科和旋花科植物虽然对草甘膦的耐药性较强,但适当加大剂量也能有效防除。 但是有一些杂草对草甘膦的耐药能力强,单一使用草甘膦不能有效防除,这些杂草包括通泉草、鸭跖草、黄鹌菜、马齿苋、鼠曲草、铁苋菜、苣荬菜,等等,对这些杂草的防除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登记剂量下草甘膦对不同杂草的效果: 效果较好 (85%以上)的杂草 稗草、马唐、狗尾草、牛筋草、千金子、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硬草、早熟禾、野燕麦、高羊茅、黑麦草、荠菜、野油菜、繁缕、麦家公、反枝苋、泽漆、鸭舌草、矮慈姑、小飞蓬 效果较差 (40%-85%)的杂草 狗牙根、稻李氏禾、双穗雀稗、再生稻、雀麦、白茅、狼尾草、野大豆、救荒野豌豆、田旋花、铁苋菜、马齿苋、通泉草、刺儿菜、苦菜、苍耳、苘麻、地锦、龙葵、甘薯、藜、鳢肠、野芝麻、萹蓄、葎草、婆婆纳 效果极差 (40%)的杂草 芦苇、白背草、问荆、乌蔹莓、鸭跖草、麦冬 2.杂草抗草甘膦的原理 (1)一些表面有蜡质,或者体内有乳汁的杂草,在喷施草甘膦后往往防除效果不是太好,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这些植物在代谢上对草甘膦有真正的抗性,通过加用助剂等方法促进药物吸收可以提高效果。 (2)与苜蓿、豌豆等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能打断草甘膦的碳磷键生成代谢中间产物肌氨酸,并以其为磷源供生长所需,对草甘膦有很强的生物降解作用,因此豆科植物对草甘膦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 (3)大蒜、韭菜等百合科植物对草甘膦的耐药性是由其对抗草甘膦的独特机理决定的。 草甘膦的作用机理,主要是竞争性抑制植物体内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EPSP),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干扰,导致植物死亡。 在抗性植物体内,能够过量表达EPSP合成酶,过量的靶酶解除了除草剂结合靶酶所产生的限制作用,并有足够的酶活性满足自身代谢需要,维持正常生理活动。通俗一点说,这些植物体内能产生大量的EPSP合成酶,抵销草甘膦的作用。 由于是竞争性的关系,如果加大草甘膦用量,让植物体内草甘膦的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使植物自身产生的EPSP合成酶不足以抵销草甘膦的作用,那么这些耐药性强的植物也会受到药害,甚至死亡。 生产上曾有人在大蒜等作物上使用草甘膦除草,这需要特别慎重。大蒜生产上曾出现过不当使用草甘膦造成严重药害的事故。 特别是在低温期使用后,由于大蒜生理活动弱,EPSP合成酶形成慢,大蒜体内不能形成足量的EPSP合成酶来抵销草甘膦的作用,因此受到药害。 3.草甘膦抗性杂草的区域化特点 杂草抗草甘膦的特性因为用药习惯差异表现出较强的区域性,即同一种杂草在一些地区抗性低,在另外一些地区抗性高,在一些地区用ml效果有很好了,在一些地区用ml也不一定能除草。 由于一些地区长期、单一使用草甘膦除草,抗草甘膦杂草抗性增加并逐渐成为优势种群。如西北地区的骆驼剌、芦苇,辽东湾附近的菊科杂草,西南地区的黄鹌菜。 4、如何降低杂草对草甘膦的抗性 资料显示,只要在草甘膦发生抗性杂草的地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重复而单一地使用草甘膦,很少或几乎没有使用其他的杂草控制方法,尤其是那些以种植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为主的地区。 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除草技术的改进,是有效防除杂草,降低杂草抗性的必经之路。任何杂草治理措施都在于最大限度的减轻抗性的选择性压力,防止抗性的发展。其中预防杂草群落的变迁是关键。 (1)、改进剂型,提高防除效果。目前主要使用的是钠盐和异丙胺盐,为提高其生物活性,人们研究了许多新型表面活性剂及其他助剂。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添加可大大提高药效,且成本不很高。 (2)、除草剂的混用与混合剂的开发。首先是与茎叶处理除草剂的混用。如在生产上将草甘膦与苯氧羧酸类除草剂2,4-滴丁酯、二甲四氯等混用,既可提高防效,又可解决难防杂草问题。其次是与土壤处理除草剂的配合使用。 由于草甘膦只有在杂草出土后进行茎叶处理,不能防除未出土杂草,因此,在喷施草甘膦的同时,将一些土壤处理除草剂(如酰胺类、磺酰胺类、咪唑啉酮类、三嗪类等)进行封杀,既能延长除草剂的持效期,又可节约重复施药成本,减轻杂草危害。 (3)、精心施药,提高防除技术。改善和提高施药技术是除草剂使用的一个重要环节。生产上仍然存在一些错施、误施、漏施、滥施的现象。 草甘膦是广谱除草剂,不是万能药,也不是全谱药,都能杀死所有的杂草。 因此,因草施药(草老草嫩用药不同)、合理控制用药量、清洗药械、注意气候气象(温度、湿度、风向等)等等,都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4)、轮作的功效。杂草产生抗性是由于大量、频繁使用同一剂型的草甘膦,而轮换种植作物,可以改变除草剂的标靶酶,大大降低杂草抗性的发生。 二、草甘膦主要混剂配方梳理 草甘膦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之一。由于草甘膦单剂的长期使用,很多厂家也发现了其固有的缺点,如:草甘膦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较好,但对一些阔叶杂草的防治效果不理想; 草甘膦单剂的长期、大量使用,导致杂草的抗药性逐年增强,对草甘膦产生抗性的杂草种类不断增多;草甘膦在低温15℃以下的使用效果不理想等,导致其市场寿命受到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目前草甘膦的安全性开始受到质疑,草甘膦单剂的市场占有率开始走下坡路,可能走向使用量萎缩的道路。 然而,随着百草枯水剂在中国禁用期限越来越接近,草甘膦作为比较有潜力的替代产品在国内除草剂市场上十分受根治白癜风儿童白癜风怎么引起的原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zhicaoa.com/ytcsz/755.html
- 上一篇文章: 常见又叫不上名的植物,终于知道叫什么了,
- 下一篇文章: 屠尽杂草雄霸天下灭生除草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