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潮州花,草,草药潮州人的ldq
中医如何治疗白癜风 http://www.lohasidc.com/ 因为出生在农村,一直很喜欢田间路旁野花野草,回老家经常带着相机拍摄这些花花草草;不久前无意中拍到一种蓝色小花,很小很小,几乎每一个经过的人都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就是这小花,貌似童年经常见到。但一直叫不出是什么花,在网上终于看到这种花的图片和名字:鸭拓草。 记忆中,以前农村人生病(俗称“头烧额热”)一般不会第一时间看医生,而是到野外找些青草药自己治疗,往往能药到病除。那时候草药遍布田间小路。农村人都多多少少懂得一些常见的青草药。但是,毕竟是药,用得不当或者过量的话,也会对身体带来一些副作用。因我不懂医学,所以才从网上搜索出这些自己认识的青草药的药效。至于是否正确,不得而知。仅供参考。 (本贴图片均为原创,文字大部分来自网络) 鸭拓草 鸭跖草,拉丁学名:Commelina 鸭跖草叶形为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叶序为互生,茎为匍匐茎,花朵为聚花序,顶生或腋生,雌雄同株,花瓣上面两瓣为蓝色,下面一瓣为白色,花苞呈佛焰苞状,绿色,雄蕊有6枚。 味甘、微苦,性寒。能清热,解毒,利尿。为消肿利尿、清热解毒之良药,此外对麦粒肿、咽炎、扁桃腺炎、宫颈糜烂、腹蛇咬伤有良好疗效。蛇舌草 全草纤细,有多数分枝,光滑无毛、灰绿色。单叶对生,无柄,线形、全缘,上部有小齿,托叶2片,细小,先端有小齿,花细小,1-2杂着生于叶腋,无梗或具短梗,蒴倮扁球形,两侧各有一条纵沟,顶端有4萼齿。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除湿。 白花甏蜞草(土音:白花磨其草?) 潮汕地区别名早莲草、上旱莲、白花磨其草、白花甏蜞草、白花棕草、白花嵫草、白花断血草、墨草、乌墨草、白花墨草、执鼠草、乌目莱、墨莱。外地别名墨早莲、墨斗草、野向日葵、乌心草、墨头草。 白花甏蜞草味甘微苦,性寒,无毒。内服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外用消炎消肿。入肝肺经。主治便血、吐血、鼻血、咳血、尿血、赤痢、麻疹、伤暑、百日咳、喉痛、目痛、痔疮。外治皮肤湿痒、疮疡、肿毒、外伤出血、急性胃肠炎、赤白带等。 真珠花菜 真珠花菜为菊科艾属甜菜子,为多年生草本。主治跌打损伤、皮肤热毒、湿毒、目赤蠓痛、烫火伤、妇女月经不调、经闭、小儿丹毒、小儿胎毒等。 蚌壳草(鼎盖草?) 蚌壳草豆科蚌壳草,以根入药。退热除湿,消疳,止咳。主治高热不退,感冒,风湿关节炎,痛经,小儿疳积,腹泻,消化不良。还可治咳嗽,哮喘,肺炎,百日咳,黄疸等症。 金不换(九层塔) 罗勒为药食两用芳香植物,味似茴香,全株小巧,叶色翠绿,花色鲜艳,芳香四溢。原生于亚洲热带区,对寒冷非常敏感,在热和干燥的有疏风行气,化湿消食、活血、解毒之功能。用于外感头痛、食胀气滞、脘痛、泄泻、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皮肤湿疮、瘾疹痛痒等症的治疗。 五色梅(猪屎花或者狗屎花) 采集加工以根或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性味根:淡,凉。枝、叶:苦,凉,具臭气。有微毒。花:甘、淡,凉。 根:清热解毒,散结止痛。枝、叶:祛风止痒,解毒消肿。 钮草 乌点规,潮汕地区别名称为钮草、钮仔草、乌目菜、乌疔草、点归菜、乌归表。外地别名称为白花菜、七粒扣、五宅茄、少花龙葵。 乌点规味微苦、甘,性寒。内服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炎退肿。入肝肺肾经。 痢疾、高血压、黄疸、扁桃体炎、肺热咳嗽、牙龈出血。外治皮肤湿毒、乌疱、老鼠咬伤。有清凉散热之功,并可兼治喉痛。 烟叶 烟叶,一年生草本,茄科。植株被腺毛,高1米左右。叶柄不明显或成翅状柄。用手摸起来,叶发黏。圆锥花序顶生。花萼筒状,花冠漏斗状,形似军号,末端粉红色。蒴果,种子黄褐色。原产于南美洲,世界各地有栽培。烟叶为烟草工业的原料。 辛,温。有毒。 消肿解毒,杀虫。用于疔疮肿毒,头癣,白癣,秃疮,毒蛇咬伤。灭钉螺、蚊、蝇、老鼠。铺地锦 本品为伞形料天胡荽属天胡荽。生于田野畦畔池沟边路旁湿地和花盆中。茎细长软弱,淡绿色,圆滑秃净,纵横匍匐扩展,节上着地生根。叶互生,纸质,表面光缘,叶柄长五、六分,叶片圆形,径三、四分,基部深心形,边缘有七个裂片,每片有三个钝齿。 味甘淡微辛,气微香,性中,无毒。 内服清热解毒行气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叶下红 叶底红,别名:叶下红、江南野海棠、大毛蛇,血还魂,还魂红、沙崩草、假紫苏、野海棠。全株供药用,有止痛、止血、祛瘀等功效;用于吐血、通经、跌打等症。煎水服治月经不调;叶捣碎加米汤及冬蜂蜜内服,治小儿疳积;全株捣碎外敷治烫火伤,煎水洗治疥疮。 枸杞菜 功效与作用:味苦性寒,具有补虚益精,清热止渴,祛风明目的功效。治肝肾阴亏,腰酸腿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漱,消渴遗精等症。根皮叫地骨皮,可治虚热。车前草 性味:甘;淡;性微寒。 归经:归肺经;肝经;肾经;膀胱经。 功能: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祛痰。 主治: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暑湿泻痢;目赤障翳;痰热咳喘。 紫玉兰 木兰花的花蕾入药名。 在古汉语中,辛夷也指玉兰花(lilymagnolia;magnoliawood)香木,木兰露申辛夷。——《楚辞·屈原·涉江》 辛夷「释名」辛、侯桃、房木、木笔、迎春(按:本吕为木兰的干燥花蕾)。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鼻渊、鼻塞。用辛夷研末,加麝香少许,以葱白蘸入鼻中,几次即见效。 鼠壳草 鼠壳草,就是白头翁。为毛莨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别名有奈何草、粉乳草、白头草、老姑草、菊菊苗、老翁花、老冠花、猫爪子花等等,分布在中国的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黑龙江等省的山岗、荒坡及田野间。 潮州人用鼠壳草做鼠壳粿。甜而不腻,由于鼠曲草有化痰止咳,祛风除湿,解毒等药用价值,喘息咳嗽、消化道溃疡、风湿性疼痛等患者可以多吃。 灯笼泡 灯笼泡,别名天泡子、挂金灯、灯笼果、打额泡、天泡草、小酸浆、黄姑娘。是一种草本植物结的果实,夏季开花,果时萼增大如灯笼状,圆卵形或近圆形,秋后成熟时外面那个皮是黄或暗色的,味酸甜,微苦。 猪屎豆 猪屎豆,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或直立矮小灌木。茎枝被紧贴的短柔毛。是一种韧性很强的植物可在河床地、堤岸边、烈日当空、多砂多砾的环境生长。植物的全草和根可供药用,其中,全草有散结、清湿热等作用。 益母草(山青麻) 益母草,又名:蓷、茺蔚、坤草、九重楼、云母草、森蒂,拉丁学名:Leonurusartemisia(Laur.)S.Y.HuF,为唇形科、益母草属植物,夏季开花。其干燥地上部分为常用中药,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生用或熬膏用。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生于山野荒地、田埂、草地等。 味辛苦、凉,活血、祛淤、调经、消水,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 益母草有利尿消肿、收缩子宫作用的作用,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病的要药。 金银花 金银花,为中药材和植物的统称。植物金银花又名忍冬,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植物。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均效果显著。 山苦瓜花 苦瓜又名:土瓜、王瓜、苦瓜莲、鸭卵瓜。 苦寒,有小毒。能清热解毒,利尿。 过江龙 性味:昧甘淡微辛,性凉,无毒。 效能:内服疏风清热凉血解毒;外用拔毒退肿。入脾肺经。 主治:暑热痢疾,伤暑发热,小便不利,风火牙痛,小儿麻疹;外治皮肤疮疡热毒,丹毒,飞疡疮,飞蛇卵。 苦草 别名称为皱面草、皱面金花苦草、四方枝苦草、方骨苦草等,本品微唇形科石蚕属山藿香。为多年生草本。生于村庄路边、田野、沟边等。 皱面苦草味苦微辛,性寒,无毒。内服凉血清热、去积散结。外用消炎退肿。乳肝肺经。民间常用治疗大便下血。外治妇女乳痛、疔疮、痰结红肿、指头蛇疮、狗咬伤、皮肤疮肿毒等。 荷包兰 荷包兰,又名蚌兰花、蚌花、如意兰等,为多年生粗壮草本植物。花叶可入药,性凉,味甘淡,也是潮州菜的原料之一。 性味:性凉,味甘淡。 功效:内服消痰、止咳、清肺、止痢、凉血。入脾肺经营。 主治:咳嗽、咳血、百日咳、淋巴结核、便血、赤白痢疾、瘰疬痰结、鼻血、菌痢等。鸡肠草 微辛、苦、平、无毒。 鬼针花 鬼针草(学名:Bidenspilosa),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非常广泛,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全草可作为中药使用。 咸酸甜 性状:多枝草本。野生旷地或田边。产全区各地。全草药用。 性味:酸、寒、无毒。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生津利尿,消肿解毒。 主治:治泄泻,痢疾,黄疸,淋病,赤白带下,麻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疔疮,痈肿,疥癣,痔疾,脱肛,跌打损伤,汤火伤。 转自中国潮州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zhicaoa.com/ytcsz/7430.html
- 上一篇文章: 蝴蝶若解意,替我传相思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