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边美丽的鸭跖草,其实有清热解毒
在农村的湿地和水边,常常能够看见这样一种植物:茎叶像缩小版的竹子,开出的两片蓝色花瓣十分对称,活似一只正待起飞的蝴蝶,它就是鸭跖草。 鸭跖草又叫碧竹子、翠蝴蝶,广泛分布在我国四川、云南甘肃以东的地区。由于喜湿,所以常常生长在溪边、河边这些湿润的地方,而在水边的鸭和鹅也喜欢食用它嫩绿的茎叶,所以鸭跖草因此得名。而在古代,它那两篇蓝色的花瓣还会被民间工匠采摘捣汁,制作蓝色的颜料。 实际上,鸭跖草也是民间比较常用的草药。可能很多朋友已经不知道它到底有什么作用了,笔者就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功效和使用范围。 1.清热泻火,治疗各种热病 鸭跖草性寒味甘,清热泻火的力量比较强,对于各种热病也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如感冒发热、热病高热不退、热病烦渴,可以用鸭跖草配伍金银花、薄荷,这样可以加强疏散风热的力量,治疗风热感冒;而加上石膏、知母等药物可以加强泻火的力量,治疗高热。而鸭跖草鲜品外用也能够治疗热毒导致的疮疡肿痛的皮肤病。 2.清利咽喉,治疗咽喉肿痛 鸭跖草清热既能泻火,也能解毒,且通过药理研究鸭跖草的水煎剂还对于金葡菌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提到:“消喉痹”,所以鸭跖草对于治疗热毒导致的咽喉肿痛是有很好的效果的,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急性扁桃体炎。 3.利水消肿,治疗各种水湿证 鸭跖草可以清热,同时还能利水祛湿,所以对于水湿,特别是湿热证有很好的针对性。水饮停滞导致的身体水肿用鸭跖草可以利水消肿,而对于湿热熏蒸导致的黄疸、湿热停聚下焦导致小便不利的淋证也皆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除此以外,鸭跖草还有一定预防高血压的作用。用鸭跖草和蚕豆花些许当做茶饮可以起到降血压,预防高血压的效果。 声明:本文为原创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欲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点击“阅读原文”,订阅“知识专栏” 无常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zhicaoa.com/ytcsz/3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草药百科吊竹梅的功效与作用清热
- 下一篇文章: 生长在农村,天天都踩它,却不知它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