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夏日
所谓岁月静好,大约是到了我这个岁数,看惯云卷云舒,看惯花开花落,见识人心冷暖,见识物是人非,心思就淡下来,如同元人的画,淡墨轻毫,慢写流水、清风、松涛、峰岚......和心境。 不为任何人和事纠结了。虽然还是时常纠结,但能及时消化。凡事努力过,坚持过,失败了,不懊悔。《我的前半生》里贺涵有句台词,说这世间的事吧,到了无能为力的时候,还有一种解决办法,那就是随他而去。 最爱苏轼的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风雨也好,晴天也好,都是自己的日子。 不说珍惜不说可惜,该来的就是我的,执手相看,温情款款。不来的,不期待不沮丧,淡淡的忧伤亦是一种美,同样要好好收藏。 每日的快乐由清晨的鸟鸣送来,五点钟左右吧,梦呓般清灵的声音一串串,一声声滑过心田,心里涌起细致绵密的欢喜。有时睡到六点多,鸟鸣就没有了,只听见空调滴水的声音,水滴砸在铁皮雨棚上,高一声低一声的,有固定的节奏,像谁的语言,单调并不扰耳。很期待在空调滴水的地方种一棵芭蕉,没有芭蕉就种了几棵毛芋,荷叶一样碧绿巨大的毛芋叶,每日浇水的时候都刻意听听雨打芋叶的声音,“嘭嘭嘭”的,有鼓乐齐鸣之感。 浇水是每天的功课。拿下水管,接上自来水,打开水龙头,一棵一棵花草浇过去,喜水的多停留一会,多肉类的叶片绵软才给点水,院子外的山芋和辣椒每日也要浇水,因为怕蚊虫,已经很久不去院外了,看杂草和辣椒、山芋藤、洗澡花彼此茂盛,就想着秋天我能收获什么。 每一点收获都是惊喜。 浇完水,就开始拖地,三遍之后,院子里所有的一切都明亮可鉴。花草明亮,天空明亮,地砖明亮。 这时在院子里来回走一趟,就有说不出的惬意了。 茉莉开第三茬了,花朵最多的一茬,碧绿的枝头满是小小的花朵,凑近闻,甜蜜蜜的香,清悠悠的甜。走过来闻一次,走过去闻一次,有时在屋子里做事,突然想到茉莉了,就拉开院门弯下身子仔仔细细嗅一次。茉莉是我最爱的花朵,如玉如瓷的洁白,干净利落地凋谢,就像我喜爱的人,该有的样子。 院子里此时白色和蓝色的花朵居多。白色的百合之后,是白色的栀子,白色的太阳花每日十几朵,白色的月季断断续续地开,白色的蓝雪花第二茬了,再过些日子,晚香玉的白会照亮院子的每个角落。 蓝色的花朵有蓝雪,朝颜和一棵特意养起来的鸭跖草。 没有蓝雪花的夏天是不完美的。没有蓝雪花的夏天不算夏天。没有蓝雪花的夏天,我不曾美好。 两年龄的蓝雪花,高度大约一米七了,最高的枝条上的花朵,已经高过我的头顶。第一茬花不多,第二茬花我仔仔细细点了数,一百二十个花苞,开了整整一个月。把它放在阳光最好的地方,每隔几天转一下花盆,让阳光细细密密地照射蓝雪花的周身,蓝雪花像塔松一样,°无死角地遍布花苞。我期待第三茬蓝雪花的蓝色盛宴。 七月是蓝色的。我有一个蓝院子。清晨立在院子里,看见蓝色的天幕上有一轮安静的月亮,我对自己说。 蓝色的喇叭花已经爬上了院子的上空,再过些日子,一抬头,天空中满满的都是蓝色的容颜了。喇叭花又叫朝颜,早晨的容颜,有露珠的晶莹,有月光的清亮,有夜晚的冷清,有人之初的纯洁。喇叭花愈是到后来愈是开得灿烂,尤其是立秋之后,疯狂嚣张,不可一世,似乎是拼命奔跑的孩子,又像是老年遇真爱的义无反顾。我期待蓝色的天空。期待蓝院子呈现的立体感。 浇完水,修剪完枝条,该松土的松土,该掐顶的掐顶......花事意犹未尽,坐在廊檐下吹吹风,拿起相机拍几张照片,这个时候,欢喜是摁不住的小兔子,迫不及待地就想和人分享了。咔擦咔擦十几张,发一个说说。 每天发说说也是我的功课,一开始也许是不经意,后来以为是一种责任,分享美好的责任。再后来,觉得是一种坚持,坚持记录,坚持分享,坚持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做饭是每天的重头戏。我胃口好,吃啥都香,所以我以为好吃的食物也许是大多数人不屑的。但是那又怎么样呢?做饭让我安静,让我快乐,让我有一种做女人的存在感,让我觉得每一天都美好地真实地在细枝末节中经历。 一心一意地切菜、配菜,煎炸烹煮,享受每一个细小的过程。有时失败,有时成功。失败激发我的斗志,成功让我欢喜。每一种食物都有各种烹饪方式,每一种方式都值得去尝试。记忆里的味道,慢慢去琢磨去实践,食物中的记忆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感动和温暖,也带来时光逝去的悲凉,但是啊,每一种记忆都是自我的。 添置各种盘子碗,就像给每个人搭配适合他们自己的衣服。花器,食器,服装.....都该有一种天然而成的气质。穿衣服要适合自己,种花要尊重花的气质,盘子和碗要遇见适合的食物。 拍照记录每一天的早餐,也是我喜欢做的事。尝试新的食物,重温儿时的食物,应季的食物要尝一尝,过季了,食物本来的好味道就走了。就像过了甜蜜的爱情,再也找不到曾经的感觉了。 吃完早饭收拾好厨房,就要去菜市场。阳光和风,河水和树叶,都是崭新的。合欢花开了几个月,已经由绯红到乳白了。穿过芹茂弄的小桥流水,到达菜市场的喧嚣热闹,玉米葡萄梨子桃子、黄瓜丝瓜冬瓜葫芦瓠子南瓜......夏季是蔬菜上市的季节,什么都想买,什么都买一点,拎到家,胳膊都僵了。 四仰八叉地躺在沙发上,翻手机,刷朋友圈,遇见喜欢的点赞,遇见感兴趣的慢慢读。 一看手机,呀,十一点!赶紧做饭去。 厨房里的时光,每一刻都是有条不紊专心致志的。我记得以前做饭做菜总是糊,其实是因为心不安静。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厨房里,我有了极大的耐心,每一样菜该小火就小火,该大火就大火,很少有糊的现象。这种耐心是岁月给我的礼物吧。 和儿子坐在桌前吃饭的时候,是一天最温暖的时候。每一个菜都希望他多吃一点,吃得盘子光光我才有成就感。我有时觉得儿子不是我生的,我胃口好得出奇,他每样东西都是浅尝辄止,实在憋不住的时候,就给他夹菜,又不敢一直夹,他生气了,会放下碗,说:不吃了不吃了真的不吃了。那样,我夹得太多反而一点作用都没有。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话不多,我一直提醒自己同样的话题只说一次最多两次,他自己的事情交给他自己去处理,譬如工作之后心态的调整,心里念叨过一万遍,嘴上还是一句都没说。儿子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约定四个字:安心,放心。我努力工作让他衣食无忧,安心学习。他做人做事要有思有量,让我放心。踏上社会,没什么不同吧。一个人的成长是需要自己去历练的,该走的弯路该经历的苦难,任何人也无法替代。 午睡后上班。拉开门的那一刻,觉得阳光刺得眼睛都睁不开,几分钟的功夫身上就汗唧唧的,到得廊桥,风满桥,人满桥,踏着黄梅戏的节奏走,走得心怡神旷,骨头缝里都黄梅调。一直想写一篇文字,叫《廊桥上的人生》,或者是《廊桥众生相》,廊桥上的人和事,真是说不尽的大文章啊。 抬头看天,云朵啊,洁白的云朵啊,像巨大的棉花糖,飘啊飘啊,恍惚着要不是那棵大树和那些电线,她们一定会飘下来,飘到我的手上。 到店里。烧水泡茶,打开电脑看微博,看美食电影。这段时间,对美食自然类的电影发烧发热地追,大约看了十几部电影了,大多是日本的。如果拿文章来比喻电影,欧美是小说,日本是散文或者散文诗,日本的饮食和文化都是小而朴素精致的。一直以为自己能就日本的影视说点啥,目前还是说不出。 服装淡季,对挣钱不抱希望,心里窃窃地以为,每天下午在店里是假日时光吧。喝茶看电影,看书聊天。有客人的时候,收拾收拾,提提建议。遇见不信任的客人,尽可能不说话。不愿意过分推销,也不会违心说话,衣服和人,人和衣服,客人和我,都是一场缘分。 晚上九点下班,从红星路到龙眠桥到杨桥,再转回家。从廊桥到杨桥八百步,到两百步时,腿生凉意。到三百步时,蛙鸣渐起。从杨桥到家七百九十九步,抬起的左脚故意不放下,打开门,落下脚,八百步!这一天就结束了。 晓荷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zhicaoa.com/ytcsz/2790.html
- 上一篇文章: 教你识野菜清热解毒鸭跖草,消肿利尿竹
- 下一篇文章: 精38种除草剂大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