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技术一、整地,苗木幼苗期生长时较慢,因此最好仔细整地除草,二、播种,在南方春天和秋天可以播种,但秋天播种会更好,春后10天播种为宜,秋季播种不宜迟于9月2日,以防冻害,利于越冬,播种量大约为0.75-1公斤/亩,与红三叶、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狐狸草等播种时,在灌溉区0.55-0.7公斤/亩,旱作地0.75-0.8公斤/亩,用白三叶草、红三叶草、多年生黑麦草与鸭草混种效果较好,由于种子较小,播种时应浅,稍覆盖土壤或堆肥,三、田间管理,杂草控制,幼苗时期要加强管理,适当种植和除草,施肥和灌溉,追肥,鸭茅草是需肥最多的牧草之一,尤以施氮肥作用最为显在一定限度内牧草产量与施氮肥成正比关系。

试验表明,每亩施氮量为47.5公斤,达到公斤时,鸭茅的干草产量最高,如果施氮量超过5公斤/亩,不仅产量会降低,而且植物数量也会减少,收获,鸭茅草生长发育较为缓慢,播后2-3年的草产量最高,前期生长缓慢,南京地区的播种机在9月底越冬前分蘖很少,株高只有10厘米左右,越冬后,它们生长得更快。越冬前,一般可割草2-3次,每亩可产鲜草公斤,高度可达公斤,春播一般只能割草一次,每亩可产鲜草公斤左右,切割的最佳时机就是前进,延迟收获不仅严重影响牧草质量,而且影响再生草的生长,根据试验结果,第一花和开花后两周的再生草产量分别比单头割低15%和26%。

鸭茅草质软叶多,饲用价值和利用率高,幼草也可用于养猪,鸭跖草营养成分随其成熟度降低,再生草叶多茎少,基本上是营养生长,其组成与第一次收获前的孕穗期相似,钾、磷、钙、镁的含量也随着其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第一次收获的草含有更多的钾、铜和铁,再生的草含有更多的磷、钙和镁,抽穗期鸭跖草维生素含量很高,每公斤含胡萝卜素30毫克,维生素E毫克,微量元素含量也很丰富,每公斤含铁毫克,锰毫克,铜7.0毫克,锌21.0毫克,大量的茎叶和基生叶适合放牧,连续放牧不利于植物的再生,放牧不足时,形成较大的植物群丛会变得粗糙,降低适口性,适合轮牧。

一般来说,从拔节中后期到孕穗期的放牧优于豆科放牧,混交草更适合放牧,在从孕穗到抽穗、割草的绿色饲料期间,要喂多少才能提高其利用率,饲喂猪、兔、鸭、鸡可以碾碎或打浆,调制干草时应避开雨季,在5-6月或9-10月开花前后修剪植物,植株开花前后刈割,割下就地摊成薄薄一层,更是需要经常翻动,还需要去精心的晾晒,以便之后调制成植株完整、色泽鲜绿的干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zhicaoa.com/ytcsz/12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