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日记停了两周,中间过了一个国庆节,回想起来,其实只需要一个字就可以概括——“冷”。

我记得很清楚,气温从国庆假期中的10月3号开始下降。之前我还在穿短袖,顶多晚上风凉了披一件薄外套。然而从10月3号起开始一整天一整天地下雨,果然就是那句老话:一阵秋雨一阵凉。随着风来雨来,北京也越来越冷。我不久前拿出来的薄被子不够,我又拿出了厚被子。甚至,冷到晚上只有几度的时候,我需要盖两床被子。这是我在北京近二十年的时光里,经历的最冷的秋天,冷到身体僵硬,手脚冰凉。而往年,这样的感受,要在11月初还未供暖的时候或3月的后半月暖气停掉才会有。

有趣的是,天冷得这样快,草木似乎还未反应过来。树依然绿,很多野花也还在开。有天我在河堤散步,看到堇菜和鸭跖草依然还在开花,属于夏天的木槿花也开着,还有几株野生的南瓜花,周围是繁茂的野草。下过雨,草叶和花朵都水灵灵的,倒是比某些个炽热的夏天还要来的精神。不过,气温真是太低啦,那天我穿着厚厚的外套,都有点抵挡不住冷风。

南瓜花

当然,真正提醒我秋季是真的来了的,并不仅仅是气温,而是果子,各种各样的果子。在小区里散步的时候,我看见了忍冬果子红的十分诱人。它们长成规矩的球形,缀在叶腋下,饱满圆润,让我想起草莓、覆盆子之类的美味浆果。

要不是知道忍冬果有毒,我其实很想摘一颗尝尝。不过,最后只能是折了一枝回家画画。

山楂的果子也红了,挂满一树。

我知道山楂,完全是因为冰糖葫芦。小时候只见过干果,根本不知道树和花长什么样子。自从这些年开始观察植物之后才发现,北京到处都是山楂树,尤其是我家附近的公园里,足足有好几十株。有意思的是,和山楂同属蔷薇科的桃、李、海棠北京也有很多种植,但只有山楂的果子会保留到秋天,其他的才在初夏结果时就会被园林工人给疏掉。我想这也许也是冰糖葫芦的缘故吧,人们对山楂的感情和其他树不一样。

银杏树的果子也落了,被路人踩破,臭气熏天。接下来,银杏的叶子该黄了吧。如果没有它点缀蓝天,秋天该多么乏味。

更多的果子,其实应该去水果摊上找。这段时间去买菜,每次都很欣喜地发现多了许多选择。除了早就上市的葡萄,核桃、柿子、桂圆、柑橘、柚子也都陆续来了。我买菜也不再选夏天里爱买的红薯叶、油麦菜、茄子、茭白和青椒……而是新上市的豆角、白菜、南瓜、红薯、莲藕,还有品质极好的新板栗。于我而言,时令的蔬菜水果不仅是水分饱满,滋味甜美,还是烹饪时想象力的来源。我家秋天的餐桌上常会有一道热气腾腾的莲藕猪骨汤,它清新又醇厚,而且驱散了室内的寒冷与阴郁,配上一大盘清炒菜心,再让人心满意足不过。

天气冷,出门散步的时间也早。周末下午三点多,阳光正好,我就觉得该出门了,不然过一会太阳就会飞快地掉下地平线去。白昼也变短了。夏天下班时总与夕阳结伴,而现在走出办公室看到的是西边的金星与东边的木星。我开始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尽量早睡早起,无他,就是为了多见见太阳。阳光于人,在秋冬季比春夏更重要,它此时不仅带来我们需要的温暖还带来生机,是寒冷的苦味中掺杂的甘甜和幸福。如果你心情不太好的话,去多晒晒太阳吧,它会让你高兴一些,也改善睡眠。

然后,还有什么呢?说个好消息吧。今天去公园,看到人工湖边上的栏杆终于拆掉了。夕阳下的湖边芦苇,温柔又美丽。人们都很高兴地在岸边漫步。

我一直不知道到处竖着栏杆是为了什么,只觉得阻碍,也觉得是某种规训,令人厌恶。湖边到处竖着各种警示的牌子,如“水深危险”“不准垂钓”,还有十分吓人的“后果自负”。这种话经常让我觉得逻辑奇怪,如果人自己掉进了水里,被淹死或者受伤,难道还有别人代替难受不成?至于垂钓,无非也是被抓住了依法律来处理。哪一样的后果不是自己承担呢?谁又会弱智到一定要自寻倒霉或不快呢。树栏杆的人肯定跟我想法不同。他们心里,也许就是认为,只要说了“不准”,人就会听话。立几块牌子,写几句气势汹汹的话,会不会就让人听话,我有我的结论。但栏杆拆掉了,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总是好事一桩。公园开阔了,也更美好。

往期文章推荐

自然周记:9月20日—26日,中秋赏月看星星

自然周记:9月13日—19日,鸭跖草、黄杨花和秋雨

自然周记:9月6日—9月12日,看得到星星的夜晚

▼更多精彩推荐,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zhicaoa.com/ytcsz/11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