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问最近有什么书推荐。其实读什么书要看你这几天是不是在恋爱。或者你阳台躺椅是不是刚好能晒到太阳。以及新买的衣服是不是还满意。总之不可控的因素太多。我自己总是在床边堆满了书,今天翻翻这本,明天翻翻那本,日子久了,书也乱七八糟了。

《雨中百合般的爱情》

苏七七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一本电影之书。以书信体写来,如雨夜闲话,其适如此。

七七在书的扉页写:随意杯盘任草草,昏昏灯火话平生。

——是在七七家的书房。我与朋友从桐庐归来去的她家,夜深,七七下厨煮了三碗水果汤。梨、苹果、橙,热乎乎的汤甘甜清爽。七七的先生阿波,新出的诗集刚刚送到样书。诗集雅致清秀,很舒服,如阿波留给人的印象。去年夏天,在乌镇看话剧《尼伯龙根的指环》,见过七七与阿波;一群人阔论刚看过的剧作,阿波话不多,清瘦而温文。阿波是做灯具生意的,那几日跑到欧洲去了,便不在家。我们开他玩笑说,一个诗人背着灯具,在全世界跑来跑去。

这很有意思。或者说,一个卖灯具的人背着一包诗歌跑来跑去,也很有意思。

七七家的阁楼上,收藏影碟真多,每一个碟片包上用字母标注,便于检索。

《无尽绿》

宋乐天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一本春天之书。作者宋乐天居于杭州,所写江南风物,在我也是相当的熟悉,许多场景读来觉得亲切。现在回到乡下去,总是会在田埂上流连,认这样那样的植物。这样的兴趣,其实不过只是这几年才有。曾有一段时间,甚至对照了《田间野草名录》这样的书,在田埂上一一辨识百草,初识得几种,终不求甚解。《无尽绿》这样一本书,最让我叹服的是,乐天自己动手的那个部分:譬如用竹子自制的落地灯;譬如鸭跖草蓝色的花瓣、商陆果红色的果实汁水来染布,染宣纸;譬如采摘木莲的果实来做木莲豆腐,等等,都很有趣味。绵密缓慢的讲述,就好像一个女人埋头于自己手上的活计,让人觉得安静。

《古人的胡子》

沈从文著,新星出版社

喜欢沈从文,他的文物学著作,也是可以当作散文来读的。他的文章,窗明几净,嚣尘无扰。

《美食小说家》

龙一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龙一说自己天资有二:喜欢食物,俗称“嘴馋”;喜欢故事,尤喜陌生地区和陌生人的故事。这本书,是龙一行走各地的美食文字,凡24则。其中有一篇《衢州美食寻踪》,洋洋洒洒,写尽在衢州一路品饮美食的记忆。书中一笔,误把江山的廿八都错为龙游去了。概因吃食琳琅,应付不暇也。

《草木山河》

鲍尔吉·原野著,浙江文艺出版社

原野的散文常常是破空而来,据空而写,空灵散漫,精微幽深。天空、大地、河流、冰雪、草木、花朵果实,动物昆虫,每每可读。

早年买过他的好几册散文了,漫失各处。这一册着笔于自然的集子,我也并非从头到尾地读,只是偶尔随手翻开,读上一篇。

有《粮食的神性》一篇,第一段甚好:

“我羡慕那些吃饭很慢、一直吃尽碗里最后一颗饭粒的人,最后那颗饭粒,可能正是农民弯腰从地里捡起来的那颗谷粒。见到这样的人,我岂止是羡慕,简直是景仰他。”

《中国古代农机具》

章楷编著,人民出版社年6月,定价:0.80元

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文图并茂,孔夫子旧书网以19元购之。

《南极·北极:世界的尽头,一切的开始》

新西兰人邓肯·贝奈特著,中国华侨出版社

身不能至,心远游之。

《负暄琐话》

张中行著,中华书局

觉得人年纪大起来,写文章是会变得愈加的朴素。朴素而不絮叨,那就是清雅。

《灶下书》

阿子著,法律出版社

随便一整,发现床边好多本都是关于饮食的书。莫非我早已习惯半夜倚在床头,于饥肠辘辘之时画饼充饥么?还有一册《南京味道》,余斌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亦是一本关于吃的书。

《豌豆家族》

小野著,台湾皇冠出版公司

有趣的是书末版权页,贴着一枚小小的书签,只比邮票大些。“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胡适的一句话。下面有“永汉—信义”四字。再下是一行电话号码,大约是书店的号码吧,我忘了。

那年去台湾,在信义区好几家二手书店流连,一边翻书,一边品饮咖啡。我记得还在一家书店,大约是茉莉书店,与店员聊吴念真。

《伊利亚随笔》

英国人查尔斯·兰姆著,花城出版社

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兰姆文风如此——有点啰嗦。这本书买来有好几年了,数度拿起要读,却始终未曾真正喜欢过(就像对一个人开始就不喜欢,以后也是很难喜欢起来的吧)。

《德国,一群老鼠的童话》

德国人维里·费尔曼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一朵放在我的床头,我准备读一读。好的童话,不仅是给孩子读的,也是可以给大人读的。我忽然想起周星驰的电影,也是有着童话的特质。

《王季重集》

王季重著,浙江古籍出版社

明人写文章,跟明式家具有相似处——不繁复,只是疏朗。王季重写游记,不过数百字。不见引经据典,没有长篇大论,没有胡乱的排比与铺陈,只是顺手写来,娓娓相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好文章当如是。此书繁体竖排,读得慢,慢读可以清心也。

《耕织图诗等六种》

杭州史料别集丛书。含《耕织图诗》《补农书》《北山酒经》《笋谱》《茶考》《茶疏》六种,当代中国出版社

该书收录六种古书,都是古人生活之书。现时读来,仍不由令人对彼时生活风致、认真态度敬仰之至。正是春天,宜读《笋谱》:

“采笋之法,可避露,日出后掘深土取之,半折取鞭根,旋得投密竹器中,以油单覆之,勿令见风(风吹旋坚)。以巾纷拭土。又不宜见水(含壳沸汤瀹之),煮宜久……笋不可生,生必损人。苦笋最宜久。甘笋出汤后去壳,澄煮笋汁为羹茹,味全加美(然后始可与语为食笋者矣。此外不足算也)……”

只有把煮笋的汤都喝掉的人,才可以算是吃笋的人——读到这里,不禁会心一笑,真吃货也。

长按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
中科UM-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zhicaoa.com/ytcjg/2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