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治酒渣鼻医院 http://m.39.net/pf/a_8733703.html

薰以幽若,流芳肆布。

在一些古装剧里面,都有一个遗世独立的角色,叫幽若。

其实幽若,一种具有独特气味的香草,在春秋时期尤其被人喜爱。

屈原写:“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屈原在自己的园子里种植了很多的香草。这种植物就是其中的一种。

它就是,杜若,也叫,杜衡。

杜若,是鸭跖草科、杜若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杜若这种植物,我们听起来它就是一味普通的中药,虽然它确实是一味中药,但是它在中国历史上却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地位。

这起源于屈原最早在《楚辞》《九歌·湘君》篇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诗: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楚辞》是中华诗歌的鼻祖之作,里面所有的植物,都成为了固定的文学意象,都被后世的文人代代沿用。

唐代谢眺在《怀故人》中写到“芳洲有杜若,可以赠佳期”。因为这句诗还闹了一个笑话,贞观年间,国家的医药局需要杜若,就让“坊州”,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黄陵县,上贡杜若。坊州的州判说,我们哪里有杜若呀,是谢眺的诗有误。

其实不管是屈原的诗,还是谢眺的诗,诗中的芳洲,并不是具体的某地方,而是一个香草丛生之地。

芳洲杜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桃花源一样,是文人们内心的净土,是他们潜意识里的理想。

杜若,是失意者坚守的人格,也是得意向往的高雅。

今天,还有多少人知道,杜若到底寄托了多少灵魂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zhicaoa.com/ytcjg/12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