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除草剂的使用
导读 玉米除草时期已过,大豆除草马上就要开始了。大豆除草有两种方法,苗前除草和苗后除草。那么大豆除草剂具体怎么使用呢? 一、大豆除草方式分类 对于除草来说一般分苗前和苗后,苗前除草一般在土壤墒情好时,在大豆播种后且出苗前进行封闭处理。封闭药剂可选乙草胺、氯嘧磺隆、嗪草酮、异恶草松等。苗后除草指大豆出苗后,一般大豆1-3片复叶、杂草2-5叶期进行防除。苗后除草又分为除禾本科杂草和除阔叶杂草两类,就是俗称的“尖叶草”和阔叶草,除禾本科杂草的药剂有精喹禾灵、精吡氟禾草、高效吡氟氯禾灵等药剂,防除阔叶杂草的有氟磺胺草醚、灭草松、三氟羧草醚、乳氟禾草灵等,有些除草剂打过之后,大豆叶片稍微有些斑点,属于正常现象,之后新生的叶片不会有斑点,不影响大豆生长。建议两种类型除草剂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二、大豆除草剂使用的注意事项 (1)药剂喷洒要均匀。坚持标准作业,喷洒均匀,不重,不漏。 (2)整地质量要好,土壤要平细。 (3)把安全性放在首位,选择安全性好的除草剂及混配配方。 (4)根据杂草种类选择除草剂和合适的混用配方。 (5)根据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pH和自然条件选择除草剂。 (6)选择了除草剂还必须选择好的喷洒机械,配合好的施药技术。 (7)要采用两种以上的混合除草剂,同一地块不同年份间除草剂的配方要有所改变 三、影响大豆除草剂的气候因素 1、温度 施药时温度过高,一是杂草气孔关闭,影响对药剂的吸收,另外药剂挥发快,叶片来不及吸收药剂,造成有效成分的损失,从而影响药效。二是大豆对触杀型除草剂如氟磺胺草醚、三氟羧草醚、乙羧氟草醚等药剂的吸收快,易产生药害。施药时温度过低,大豆自身新陈代谢缓慢,对除草剂的降解能力差,也容易产生药害。 施用茎叶处理除草剂适宜的温度是15-25℃,低于13℃,高于28℃不宜施药。 2、空气相对湿度 在长期干旱条件下,杂草叶片气孔关闭,蜡质层增厚,影响药剂吸收,从而降低除草效果。施用茎叶处理除草剂,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5%就会影响药效。 3、风速 风速过大会造成雾滴飘移、喷雾不匀,影响药效或造成药害,喷药时要求风速在每秒4米以下。应在下午3时之后至上午10时之前喷药,晚间喷药最适宜。 大豆除草剂轻微药害属于正常现象,不影响大豆长势 四、大豆除草剂使用时期 一般在大豆子叶期(两片豆瓣刚出土期)不能用药(异恶草松除外);大豆一片复叶期可选用异恶草松、灭草松、氟磺胺草醚;大豆两片复叶期可选用异恶草松、氟磺胺草醚、灭草松、三氟羧草醚、乙羧氟草醚等药剂。 一般施药时期均不能晚于大豆3片复叶期,特别是如果在大豆2片复叶期后使用三氟羧草醚,大豆叶片接触药剂面积大且对药剂的抗性减弱,会加重药害,造成生育期拖后,贪青、晚熟。 苗后除草剂最佳施药时期在稗草3-5叶期、阔叶杂草2-4叶期(一般株高5厘米左右),防除鸭跖草必须在3叶前,3叶后已难防除。 施药过早,杂草出苗不齐,后出杂草接触不到药剂不能被杀死; 施药过晚,大豆的抗性减弱,杂草抗性增强,防除难度增大,需增加用药量,既增加了成本,又容易造成药害。 文 蓝色的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zhicaoa.com/ytccd/8076.html
- 上一篇文章: 农药市场价格快报0326
- 下一篇文章: 大豆除草如何安全又高效大豆除草剂应用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