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祖望国医大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年-年),生于上海市金山县张堰镇,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医院中医耳鼻喉科创始人,我国中医现代耳鼻喉学科奠基人之一。年被评为第二届“国医大师“。

1.喉咳宁

麻黄、杏仁、甘草苏子、天竹黄、地龙、蝉衣、玄参、射干、黄岑

宣肺祛风(脱敏)。

喉源性咳嗽,过敏性咳嗽,慢性咽炎等

2.丹青三甲散

三棱6克、莪术6克、山甲10克、土鳖虫10克、蝉衣3克、鳖甲10克、昆布10克、海藻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落得打10克。

水煎,每日1剂,分两次饭后服。

破气消瘀,攻坚化痰。

声门慢性病,其中以声带长期水肿,室带严重肿胀增生以致把声带全部或部分覆盖。披裂严重肿大如槌。发音长期嘶哑,各种治疗均告无效。并排除恶性肿瘤者。

偏于气滞者,加九香虫、枳壳。偏于瘀者,加五灵脂、王不留行。偏于顽痰者,加白芥子、莱菔子、川贝粉(吞)。充血较甚者,加蒲公英、银花、蚤休。当然以上诸药,并非都要加入,只需取其一二。而加味之后,原方也可根据病情减去几味。

3.活络通窍汤

归尾、葛根、桃仁各10克,赤芍、红花、泽兰各6克,乳香、没药各3克,乌药5克。

水煎服,每日1剂。

用于耳鸣。

名老中医干祖望验方。

4.五味合剂

当归山药五味子酸枣仁各10克龙眼肉12个。

梅尼埃病

5.干氏三甲散

三棱6克,穿山甲、鳖甲各10克,莪术6克,地鳖虫10克,蝉蜕3克,昆布、海藻、桃仁各10克,红花6克,落得打10克。

适用于慢性增生性喉炎。

6.升清流气饮

升麻3克,青皮6克,黄芪10克,木香3克,苏叶、大腹皮各10克,乌药6克,柴胡、川芎各3克,蔓荆子6克,石菖蒲3克。

航空性中耳炎、潜水性中耳炎。

7.治耳聋常用方

柴胡12克,制香附9克,川芎、石菖蒲各12克,骨碎补9克,六味地黄丸30克(包煎)。水煎服,每日1剂。

耳聋已久,肾虚耳聋

气血虚明显者,可酌加较少量党参、当归、白芍。有肝气郁滞者,可加郁金、婆罗子等;胃纳不展者,配加陈皮、炒谷芽等。

8.截敏汤

茜草、紫草、旱莲草、豨莶草、防风、柴胡、徐长卿、地龙、乌梅。

祛风脱敏

鼻鼽,用于以过敏症状为主的典型鼻鼽发作期,而未见脏腑虚损、阴阳失调现象者。

9.清热解毒汤

金银花、连翘各10克,赤芍、丹皮、桔梗各6克,牛蒡子10克,竹叶12克,黄芩3克,板蓝根12克,芦根30克,薄荷5克(后下)。

用于肺胃热毒的咽喉病,症见咽喉红肿,焮痛较剧,吞咽困难,发热,口渴,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10.治慢性荨麻疹常用方

麻黄5克,连翘9克,赤小豆15克,胡麻仁(黑芝麻)30克,何首乌9克,苦参6克,石菖蒲6克,甘草5克。水煎服,饮酒者可加黄酒50~克同煎。每日1剂。用于沐浴当风,邪客经络,湿郁热积,气血阻痹,风疹缠绵不已。如长久不愈,时作时瘥,已入血络者,则加地龙、刺猬皮各9克,杏仁、赤芍各6克,皂角刺5克及薄荷、银花

慢性荨麻疹

11.鼻渊合剂

苍耳子10克,辛夷6克,鸭跖草10克,薄荷6克,桑叶10克,芦根10克,白芷6克。

以上为二天量。制成合剂,毫升,成人每天二次,每次50毫升,儿童减半。如病情严重者,一天用二天量、效果更佳。

疏风清热,排脓消炎。

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急性鼻窦炎。对慢性鼻窦炎,虽有疗效但不稳定。

12.参梅含片

沙参克元参克乌梅克生地克花粉克薄荷60克甘草30克(以上一料,可共半个月用)

[用法]除乌梅、甘草之外,可用不同方法提炼,打成片剂,约片左右,瓶贮待用

[功效]养阴生津,润咽止痛。

[主治]慢性咽炎及干燥综合征。

13.逐瘀开音汤

三棱、莪术、穿山甲各10克,地鳖虫6克,当归尾10克,赤芍6克,乳香、没药各3克

适用于声带肥厚日久不愈,

14.活血开音汤

红花5克川芎3克赤芍当归尾各6克积雪草天竺黄僵蚕各10克桔梗6克甘草3克适用于慢性声音嘶哑,检查见声带肥厚,声门闭合较差,全身其他症状不明显者。

15.加味两归汤

黄连4.5克,木通3克,辰砂粉3克,酸枣仁10克,麦冬10克,丹参10克,茯神10克,莬丝子10克,覆盆子10克,熟地10克,竹叶10克。

耳鸣

16.复聪汤

升麻3克,柴胡3克,菖蒲3克,路路通10克,葛根10克,马兜铃10克,丹参10克,益母草10克,漏芦6克

耳鸣

17.清肺脱敏汤

黄芩、桑白皮、枇杷叶、茜草、紫草、旱莲草各10g。

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过敏性鼻炎,或伴化脓性鼻窦炎(有黄浊涕),舌质偏红胖,苔黄,脉洪小数。

18.诸流气饮加减

枳壳6克,木香6克,乌药6克,桃仁10克,红花6克,大腹皮6克,苏梗10克,葛根6克,菖蒲3克,黄芪10克。

耳聋

19.桑青汤

桑叶、荆芥、桔梗各6g 菊花、金银花、连翘、大青叶、山豆根各10g 马勃、蝉蜕各3g

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急性咽炎,风热外侵型。症见咽痛较剧烈,吞咽困难,发热,头痛,咳痰黄稠。

20.消化汤

黄芩3g 射干3g 鱼腥草3g 浙贝母10g 僵蚕10g 瓜蒌皮10g山豆根10g 挂金灯10g 桔梗6g 天竺黄6g

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急性咽炎,肺中痰热型。症见咽痛较剧烈,吞咽困难,痰多而黄,不易咳出。

21.咽燥健脾汤

太子参、茯苓、白术、扁豆、山药、玄参、金银花各10g 桔梗6g马勃、甘草各3g

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慢性咽炎,脾虚湿停型。症见咽部异物感,哽哽不利,痰涎稀白,腹胀纳呆,下利清谷。

22.百生汤

百合、生地黄、熟地黄、玄参、麦冬、桑白皮各10g 柿霜6g 川贝粉3g(冲服) 甘草3g 芦根30g

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慢性咽炎,肺肾阴虚型。症见咽部异物感,咽干不适,黏膜干燥,腰膝酸软。

23.五味止眩汤

当归、淮山药、五味子、酸枣仁、桂圆肉各10克。

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填精益髓,滋养清窍。

耳源性眩晕(美尼尔氏综合征)。眩晕突然发作,自觉天眩地转,并伴有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等症,且时有反复发作。

干祖望《名医治验良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zhicaoa.com/ytccd/7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