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意境与意象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69966.html 一、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诗中“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有下面几种形象类型: 人物形象 举例分析 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了李白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1)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2)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得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两位诗人的诗词都反映出他们忠君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形象。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塑造了一个体察人民疾苦,反对战争的艺术形象。 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附:常用术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 二、古代诗歌意境特点表解 意境风格 意境特点 豪放类 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辽阔、广袤高远、旷达洒脱。 清幽类 清新明丽、宁静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恬静优美。 伤感类 凄清冷寂、孤寂冷清、哀怨低沉、凄惨萧条、苍凉悲壮。 婉约类 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委婉含蓄、蕴藉风流、朦胧缥缈。 超脱类 超脱世俗、远离尘嚣、高雅脱俗、超凡脱尘、风致雅洁。 华美类 富丽堂皇、华美绚丽、华妙艳丽、瑰丽神奇、色彩斑斓。 三、古代诗歌中的意象集锦 序号 意象 含义 例子 1 青山 ①“青山”是故乡的象征,故乡山脉的轮廓是游子心中最清晰的印痕。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②“青山”是历史与永恒的象征。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杨慎《临江仙》) 2 月 ①对月思亲思乡,引发离愁别绪。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②望月思故国,表现亡国之痛。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③抒发盛衰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3 冰心 冰雪 比喻心志忠贞、品格高尚、心性高洁。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4 水 ①绵绵愁思,离愁别恨。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②时光流逝。 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临江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 关山 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6 清风 白云 ①望云思友,见月怀人。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杜甫《恨别》)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②随遇而安,自由自在,归隐山林。这种思想常由白云、青山、苍天、空山等意象组成悠远、清静、平淡的意境来表现。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王维《送别》) 7 斜阳 云烟 清霜 ①沉郁思古幽情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②惆怅、凄苦、悲凉情绪。 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8 梅花 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因此梅花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9 兰花 兰花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蕴涵着追求淡泊的精神,象征君子隐士。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李白《古风》)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徐渭《兰》) 10 竹子 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蕴涵着正直谦虚、坚贞高洁的品质,象征着隐士君子。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张九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轼《於潜僧绿筠轩》) 11 菊花 菊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蕴涵着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的精神,象征隐士君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12 草 “一年一度春草绿”,草随时序而变化,易触动久别的忧思;在空间的分布上,碧草连天,易将人的思绪引向远方,遥无涯际。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13 落花 “落花”“流水”一去不返,常引起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把水与时间的流逝结合起来,由落花而感叹人生的无常,多用在惜春词中。惜春词多是一曲曲飘逸着缕缕幽怨的生命悲歌,写作者从暮春时节残红飘零的景象中感悟到人生苦短,韶华易逝,青春难再。 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14 杨柳 杨花 “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故有“折柳赠别”的习俗。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5 松柏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生长环境恶劣,但它经寒不衰、枝干坚劲,具有一种凛然正气。在文人笔下,松柏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后来富贵已零落,岁寒松柏犹依然。(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16 梧桐 中国古代文人有“悲秋”的情结,四季之中,秋天万物凋零,最易触发人们的悲凉情绪,而梧桐树,是典型的落叶乔木,秋天到来,往往梧桐叶先行凋落,即所谓“一叶落而知秋”。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17 芭蕉 代指离情别绪。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李清照(《添字丑奴儿》) 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葛胜仲《点绛唇》) 18 莲 “莲”与“怜”音同,古诗常用“莲”表达爱情。 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切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乐府(《子夜歌四十二首》中“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利用谐音双关,写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的敏锐感觉。 19 蝉 ①品行高洁,清高。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②孤独无助,孤苦无告。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李商隐《蝉》) 20 杜鹃 ①孤独悲苦。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②乡思乡愁。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 21 鸿雁 也叫“雁书”“雁足”“鱼雁”等,是书信、音讯的代称。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22 乌鸦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衰败荒凉之意。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 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3 猿啼 在诗歌中往往表现为一种悲伤凄凉的情感。 风急天高猿啸哀。(杜甫《登高》) 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 24 鹧鸪 ①游子思乡,离愁别绪。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②“鹧鸪”还象征历史盛衰,沧桑变迁。 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25 燕 ①燕子因常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②世事变迁的寄托。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26 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长亭”成为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柳永《雨霖铃》) 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庾信《哀江南赋》) 27 酒 酒除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28 五柳 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29 羌笛 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0 红豆 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zhicaoa.com/ytccd/7282.html
- 上一篇文章: 尖巧豆宁的产品特性及作用机理
- 下一篇文章: 87版的红楼梦剧组重聚,除了经典的人物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