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今年春节开始到现在的8月中旬,整整半年时间里,实体经济中损失最大的就是航空公司、旅行社、电影院线。

国内航空已经恢复至平常的六成,中美之间也决定将国际航班量加大一倍;

旅行社的国内生意也重启了,经历了五一、暑假、端午,3个假期可以回血。

只有电影院线,一直拖到了8月初,才被允许有条件地开门迎客,放映电影。

很多不在电影行业的人,可能不了解:影院在整个电影产业链上,基本上是最弱势的一方。

他们租赁下场地,装修成电影院,购买整套放映的硬件、票务的软件系统,招聘员工,加入某家院线联盟。

然后,申请出品方的放映资源,最后排片、卖票。

档期结束后,参与票房的分账。在扣除掉成本、费用的基础上,计算盈利结果。

如果一家电影院整整1个月不能营业,放在一二线城市,损失至少万元;放在三线至五线城市,损失也在20-50万元。

如果长达6个月时间无法营业,一线城市的一家影院,至少亏损万元。

如果疫情防控措施还没有得到缓解,再持续3个月以上,全国几乎所有的电影院都要关门歇业了。

所以当《》、《八佰》要上映的影讯一出来,明哥第一个念头,不在于电影本身是否精彩,就想着,用自己不多的余钱,和家人各买上1张票,去支持下电影院。

可能是因为《》是美国梦工厂出品的电影,题材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内容,在前期造势和宣传上并没有花力气,购票时发现,就我和家人2个人,座位随便选。

我们可是在深圳市福田区,不算偏僻的地段。

由于一开始抱有的预期不高,所以真看到《》时,还是有点深入其中,跟着情节在走。内容和反映二战时期美军的《拯救大兵瑞恩》有点类似,只不过是2个人拯救1个人的故事。

从2个小人物的第一视角出发,一开始只是抱着拯救其中1人的亲哥的初衷,接过了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另一人还不太情愿。

直到艰难越过封锁区,穿越漫长的交战区,1人因为善良被德军俘虏杀死,另一人才开始觉醒,成为真正的主角,跨越战时各种突发的战斗、饥饿、困乏、同行的不解,最终完成任务。

小成本、制作精良、反映战争中人性的缺失、反战、歌颂人性。

《》比绝大多数的国产电影,更有制作的良心。

《八佰》是困境缠身、老板都沦落到债务压顶不得不卖画求生的华谊兄弟出品的,被洒泪涕下的王中军视为逆境中反弹的一线希望,因此出动了大批的宣传和发行费用。

各路影视自媒体纷纷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zhicaoa.com/ytccd/11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