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玉米封闭除草一定要注意,播种后7天
已经进入6月中旬了,各地玉米已经陆续播种,除了要注意肥的使用外,除草剂的使用也必不可少。除草剂可分为两种:播后芽前的封闭除草和苗后除草。今天就给大家介绍玉米封闭除草。 一、玉米田常见的杂草 (牛筋草) 玉米田的杂草很多,大概有22科、38属共43种杂草。 玉米田的主要杂草有马唐、稗草、狗尾草、牛筋草、反枝苋、马齿苋、铁苋、黎、蓟、田旋花、鸭跖草等,这些杂草在玉米苗期危害最大,可造成玉米植株矮小、茎细叶黄等,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减产幅度高达35%。防除这些杂草的最好办法就是将它们扼杀在萌芽之前,封闭除草剂是最好选择。 二、封闭除草的原理 土壤处理剂的封闭除草原理,主要是通过位差选择来达到除草目的。比如,你在一块玉米地里打了封闭除草剂,除草剂土表喷施后即固着在表土层(约1~2厘米),形成药物处理层,杂草种子发芽或出苗时因接触和吸收药剂而死亡,从而抑制表土层中能够萌发的杂草种子。 三、为什么玉米苗吸收到这些药液不会死亡? 一是玉米种子因有覆土层保护,可正常发芽生长(即位差选择性); 二是玉米的生理生化选择性,即玉米体内含有“解毒物质”,在推荐用量下它能将除草剂“分解”,将其迅速转化成无害物质,从而保证玉米的正常出苗和生长。 四、封闭除草需注意的问题 1.注意时间问题 封闭除草剂原则上在播种后7天内必须打完,种芽离地面还有0.3~0.5厘米的时候原则上就不能打封闭药了,否则容易产生药害。 2.注意环境问题 原则上温度不能低于15度,否则容易产生药害而且效果也不好。而且地表相对湿一点比较好,如果地比较干就要加大水量,可以把药稀释的浓度比较大一些,保证斤/亩水以上,这样喷也有一定效果。最好的办法是前边喷清水,后边再打药,相当于喷两遍,这样的情况下效果很好。 3.注意药量的使用 原则上不能超量使用,超量使用容易对玉米产生药害,药害之后造成出苗不全、不齐,因此会影响玉米的产量。 一般土壤田块按照产品标签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黏土用登记量上限,壤土正常用量,严重砂质土壤不宜封闭除草),若小麦玉米茬、机收割麦茬较高的地块,可适当增加用量。 4.选择国家正式登记的除草剂品种 选择具有新型、安全、高效、低残留等特点的品种。一般我们常见的封闭除草剂有:乙草胺、乙莠、二甲戊灵、异丙甲草胺、嗪草酮等。 附:常用的封闭除草剂有乙草胺、乙莠、二甲戊灵、异丙甲草胺、嗪草酮等,它们的用法、用量、除草特点及注意事项如下: 目前用单一的一种除草剂,除草效果不太理想,而混合使用则可以让除草效果大大提高,比较常见的混剂有以下几种: 农民朋友在使用这些封闭除草剂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性,以目前用的最多的混剂举例: 乙草胺+莠去津 异丙草胺+莠去津 丁草胺+莠去津 以上三种,封闭活性从上到下降低,安全性反之。 最后,重要事情说三遍: 要在播种后7天内喷完,如果玉米出芽,就不要再喷药了。不要随意加大用药量,避免出现药害! 要在播种后7天内喷完,如果玉米出芽,就不要再喷药了。不要随意加大用药量,避免出现药害! 要在播种后7天内喷完,如果玉米出芽,就不要再喷药了。不要随意加大用药量,避免出现药害! 提示:由于农药厂家药剂防治品种众多,更新换代快,国家政策变化等,文中用药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还可以咨询当地农技部门和农资经销商。 《玉米在出苗时为啥会出现分叉》 玉米在出苗时总会出现分叉的现状,其实玉米分叉就是玉米长出了分蘖,但是对于有的农作物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分蘖也是会结果的,可是玉米却不一样,玉米的分蘖不会结棒。对于分叉的原因,都是这四个方面!一切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01 关于品种的选择 因为在种植的过程当中对于品种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有专家根据实验表明,在同一块区域温度和湿度以及光照等一系列管理因素,都是相差无异的情况之下一些不同品种的玉米分叉,情况也是不一样的。 有的品种在种植的时候没有出现分叉的现象,但是有的品种分差情况将近50%左右,所以品种不一样分叉的状况也是不一样的。而那种叶片比较厚的品种,比叶片比较薄的品种发生这种现象的几率会高很多,然而长得高的比长得低的品种发生这种现象的几率就会很小。 02 因为种植的密度 一般种植的密度太大就会导致玉米分叉,想必大家都知道玉米的种植的时候不能够太密,如果太密的话就会影响玉米地的通风与光照,同样在种植的时候密度也不能太稀,如果玉米种植密度非常低的话,玉米的养分就会非常多,而且数量与养分就不成正比。不要以为这样玉米就会吸收了过量的养分,但是在玉米的生长发育当中用不了这些养分,然后就会在旁边长出一些小分叉,在这种种植密度过稀的情况下玉米发生分叉的情况也会非常的高。 03 因为水肥过量 在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当中是需要大量的水分与肥料的,但是也要注意适用的量,特别是在使用氮肥的时候,有很多人都觉得使用单反是可以促进玉米生长发育的,并且玉米棒又肥又大,并且还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 如果施肥太多的话就会和种植密度太稀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在种植的时候如果使用了太多的化肥,就会导致一些营养过多,玉米的身体没有办法吸收这么多的养分,从而就会导致在旁边产生了分叉的现象。 04 因为太矮小的因素 在充实的过程当中,可能是因为选低,或者是一些管理方面不恰当,往往就会造成一些病虫害,然后就会导致玉米植株非常的矮小,可能是因为使用控旺剂使用得太多,粗缩病等。然后就会导致有很多的植株比较矮小,虽然这些只是非常的矮小,但是它们还在不断的吸取一些养分,但是他还是没有办法继续的生长,所以只能在旁边长出一些分叉,来为它传递一些养分。 以上四种就是比较常见的导致产生分蘖的原因,其实玉米产生分蘖也不用太过在意,因为就是由于玉米本身营养过多而无法吸收才分叉。不过分蘖如果长得与主干一般高了还是需要将分蘖清除,因为分蘖需要的养分越来越多,可能就会导致主干营养不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zhicaoa.com/ytccd/10635.html
- 上一篇文章: 高考真题深度解析年高考真题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